[发明专利]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66004.1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袁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他山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61;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解池 过滤层 生物池 农业养殖 污水处理装置 反硝化池 污水流向 沉淀池 过滤池 容纳层 格网 微电解填料 反硝化菌 高效吸收 管道连接 可生化性 生化处理 常规的 好氧菌 曝气管 微电解 厌氧菌 甲醇 曝气 污泥 去除 填充 释放 污水 转化 | ||
1.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以管道连接的沉淀池、过滤池、微电解池、第一生物池、反硝化池,所述过滤池按污水流向依次分布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孔径小于第一过滤层的孔径,所述微电解池沿污水流向依次分布若干层格网容纳层,格网容纳层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所述微电解池内通曝气管,所述第一生物池通入好氧菌并曝气,所述反硝化池通入反硝化菌、甲醇;所述沉淀池、微电解池底部污泥共同通入第二生物池,所述第二生物池通入厌氧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底部呈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孔径在0.5-4mm,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孔径在0.1-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网容纳层在微电解池共分布3~6层,且相邻格网容纳层与微电解池连接的方位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网容纳层的奇数层与微电解池内壁上部连接,所述格网容纳层的偶数层与微电解池内壁下部连接,且相邻格网容纳层之间的间距相等。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的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Fe粉 60-75份
Mo粉 3-5份
焦炭粉 12-20份
石墨粉 5-8份
铝硅酸盐矿物粉 8-15份
硅酸钠 1-2.5份
粘结剂 1-3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硅酸盐矿物粉取自矿物正长石、钙长石、高岭土、沸石、石榴石中的一种或者其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e粉的粒度为60-80目,Mo粉、焦炭粉、石墨粉的粒度为80-120目,铝硅酸盐矿物粉的粒度为50-60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农业养殖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养殖规模,定期将农业养殖污水收集排入沉淀池,搅拌30-60min后,静置12-24h,底部污泥排入第二生物池,污水主体通入过滤池;
(2)、污水主体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后进入微电解池;
(3)、微电解池作为污水主体的间歇反应装置,在污水主体进入后以上部的曝气管通空气,持续曝气,污水主体在微电解池停留时间25-35min,处理后,微电解池底部产生的污泥排入第二生物池;第二生物池的污泥后续通过厌氧菌发酵处理;定期更换微电解填料;
(4)、微电解池处理后的污水主体进入第一生物池,第一生物池通入好氧菌,好氧菌包含亚硝化菌、硝化菌及需氧菌,曝气,溶氧控制在2.5-6mg/L,调pH=7.0-8.5,温度22~30℃,处理大于3h,检测终点,根据N的存在形式和有机物矿化程度判断终点;
(5)、硝化完成的污水主体,进入反硝化池,反硝化池通入反硝化菌、甲醇,溶氧控制在0.5mg/L以下,调pH=7.0-8.0,温度22~30℃,检测化合态N的浓度,反硝化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他山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他山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0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多重湿地植被群落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