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的家居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4511.1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孟浩京;黄伟华;杜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乐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20 | 分类号: | A47C3/20;A47C7/46;A47C7/54;A47C7/00;A47C27/22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李海帆 |
地址: | 461700 河南省许昌市襄***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居座椅 支腿 可调节 螺纹柱 内腔 蜗杆 靠背 底部活动 螺纹连接 上下调节 传统的 固定的 连接杆 伸缩杆 弹簧 扶手 滑杆 滑套 久坐 卡杆 腔壁 托板 支杆 支架 转轴 坐姿 焊接 身高 贯穿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家居座椅,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内腔设置有支柱,所述支腿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顶部焊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贯穿支柱并延伸至支柱的内腔与腔壁螺纹连接。本发明通过支腿、支柱、蜗杆、螺纹柱、转轴、托板、靠背、支架、支杆、扶手、连接杆、滑套、滑杆、卡杆、伸缩杆和弹簧的设置,使得家居座椅能够上下调节高度和调节靠背的角度,达到了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优点,同时解决了传统的家居座椅通常为固定的形式,高度和角度均不能够调节,这样的话容易给不同身高的使用着带来使用的不便,而且久坐后的坐姿不能够调节对使用者的身体带来一定负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家居座椅。
背景技术
椅子是一种常见的家具,是由支腿、托板和扶手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椅子的造型也千奇百怪,制作椅子的材料也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属木质、金属和塑料等材质,可是传统的家居座椅通常为固定的形式,高度和角度均不能够调节,这样的话容易给不同身高的使用着带来使用的不便,而且久坐后的坐姿不能够调节对使用者的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家居座椅,具备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家居座椅通常为固定的形式,高度和角度均不能够调节,这样的话容易给不同身高的使用着带来使用的不便,而且久坐后的坐姿不能够调节对使用者的身体带来一定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家居座椅,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内腔设置有支柱,所述支腿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顶部焊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部贯穿支柱并延伸至支柱的内腔与腔壁螺纹连接,所述支柱的顶部贯穿支腿并延伸至支腿的外部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正面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靠背,所述托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托板正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的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靠背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贯穿扶手并延伸至扶手的内腔焊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端均与扶手的内壁焊接,所述连接杆的内腔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顶部贯穿连接杆并延伸至连接杆的外部与通孔卡接,所述卡杆的底部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扶手的内壁焊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卡杆的底部焊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扶手的内壁焊接。
优选的,所述支腿的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焊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顶部和靠背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表面覆盖有皮革。
优选的,所述支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柱两侧的底部均焊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右侧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轴心处焊接有转杆,且转杆的正面贯穿支腿并延伸至支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摆杆,摆杆正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摇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支腿、支柱、蜗杆、螺纹柱、转轴、托板、靠背、支架、支杆、扶手、连接杆、滑套、滑杆、卡杆、伸缩杆和弹簧的设置,使得家居座椅能够上下调节高度和调节靠背的角度,达到了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优点,同时解决了传统的家居座椅通常为固定的形式,高度和角度均不能够调节,这样的话容易给不同身高的使用着带来使用的不便,而且久坐后的坐姿不能够调节对使用者的身体带来一定负担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乐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许昌乐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4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