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辊剪切式橡胶果脱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3524.7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军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64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破壳 分离装置 破壳辊 脱壳机 壳仁分离 破壳装置 转动连接 辅助辊 剪切式 齿柱 风叶 果壳 双辊 果仁 农业机械技术 等间隔分布 逆时针转动 垂直固接 高速气流 辊体表面 互相平行 剪切 分离箱 接料斗 接壳 箱中 轴向 破碎 转动 挤压 林场 驱动 | ||
本发明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辊剪切式橡胶果脱壳机。脱壳机由接料斗、破壳装置、分离装置、接壳箱和接仁箱组成,并且自上向下依次固定在机架上。在破壳装置的破壳部件中,互相平行的破壳辊和辅助辊水平置于破壳箱内,均与破壳箱构成转动连接,破壳辊的辊体表面沿径向为等间隔分布垂直固接3排沿轴向的齿柱。在分离装置的壳仁分离部件中,风叶水平置于分离箱内并与分离箱构成转动连接。工作时,橡胶果在破壳箱中受到逆时针转动的驱动破壳辊上的齿柱与辅助辊之间产生的挤压和剪切,果壳破碎,破壳后的橡胶果进入分离装置;在分离装置的壳仁分离部件中,转动的风叶产生的高速气流将果仁和果壳屑分离。本发明适用于橡胶林场处理橡胶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辊剪切式橡胶果脱壳机。
背景技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脱壳机。1989年,徐祯祥、王汉涛等人设计了一种坚果破壳机,该机通过用特制的液压包,将压力均匀的压在坚果外壳上,可对多种大小不同坚果进行破壳。采用液压控制,果壳受力均匀的破裂,可保证仁的完整度。1994年,麻来友、康克继等人设计了坚果破碎分选自动流水线,该机器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将进料装置、筛选装置、破碎分离装置、挑选和包装装置结合在一起,对坚果果壳的破碎及壳仁的分离精度较高,其破壳部分是通过将果壳通过两挤压辊之间,通过滚动挤压,将其外壳压破,之后通过风选机等后续部分,将壳仁分离。2005年,刘清生、袁巧霞等设计了一种坚果脱壳机,由于在破壳过程中,壳仁往往容易粘连在一起,该设计通过使用轧辊和可调式挤压轧辊,使果壳破碎不易粘连,采用了振动淌筛装置对果仁进行分离,提高果仁和破碎果壳的分离率,且因轧辊距离可通过配合螺纹调节,使得挤压宽度精确控制,能减少果仁的损失。2009年,袁秋萍、周正礼等设计了一种脱壳机,山核桃进入破壳筒内时,由高速旋转的撞击棒撞击核桃,在反弹柱的多次相互撞击后,不同方向受到撞击,均匀开裂,以此提高颗粒完整的目的。2010年,李广、俞细龙等设计了一种脱壳机,由主动轴和从动轴控制轴辊和分料盘,实现物料能有序的传输,而破碎部分由大小不同的圆柱主动辊和圆锥从动辊构成,由两辊形成的上大下小的辊压腔,可将不同大小的核桃破壳,而不破坏果肉,由于速度可调节,对工业化生产有一定帮助,由以上例子看出,破壳机在挤压辊的方式上不断修正,将破壳率,壳仁分离率有所改进,同时对筛选机制更加完善。
在探究国内外的坚果脱壳机理后,一般坚果脱壳机多用机械方式脱壳。国内常见的机械脱壳方法有撞击法、挤压法、剪切法、碾搓法。
(1)撞击脱壳法:此方法是籽粒由于高速运动时受阻,受到一个较大的冲击力,从而壳体因撞击破裂。由于仁和壳的韧性不同,而且有不同的运动速度。
(2)挤压脱壳法:借助轧辊的挤压作用,使籽粒通过轧辊间隙时,受挤压而破碎。籽粒要被压破,就必须被夹持,所以轧辊间的间隙是影响脱壳率的重要因素。
(3)剪切脱壳法:用锐利刀具的剪切力,将外壳切裂,实现壳仁的分离。
(4)碾搓脱壳法:利用相对运动的磨片间的碾搓作用,使外壳因撕裂而破壳。
采用剪切脱壳法,通过破壳辊上的齿柱和辅助辊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橡胶果的脱壳的装置是一种符合橡胶果脱壳要求的橡胶果脱壳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技术背景中所述采用剪切脱壳法,通过破壳辊上的齿柱和辅助辊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橡胶果的脱壳的装置问题,提供一种双滚压式橡胶果脱壳机,其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军,未经张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3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