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远红外保健速干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1430.6 | 申请日: | 201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银;吕志军;王荣华;王俊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极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鹏刚;王悦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红外 保健 锦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抗菌远红外保健速干锦纶纤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太极石含氟硅氧烷处理液的配制
取一定量的含氟硅氧烷盛入干净的器皿中,加入合适的溶剂进行稀释,得到含氟硅氧烷稀释液待用,使所述含氟硅氧烷稀释液的质量分数为1~5%;所述的含氟硅氧烷为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七氟癸基三异丙氧基硅烷或3-(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2)太极石的表面改性
将一定量的太极石纳米粉体分散于上述步骤(1)配制的含氟硅氧烷稀释液中,其中太极石纳米粉体与含氟硅氧烷稀释液的比例为10g/100~150ml,搅拌分散的同时,滴加有机酸调节pH至3~5,然后再经超声波分散20~120min,分散混合均匀后在20~70℃条件下搅拌反应2~6小时,完成太极石的表面改性;
(3)抗菌远红外保健速干锦纶纤维制备
将普通锦纶纤维以浴比1:20~1:100添加至上述步骤(2)的太极石表面改性后的反应液中,经超声波分散后,在20~60℃条件下搅拌反应处理12~24h,然后取出锦纶纤维用大量有机溶剂冲洗后自然晾干,再经100~120℃条件下固化5~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后得到抗菌远红外保健速干锦纶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当所述含氟硅氧烷为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七氟癸基三异丙氧基硅烷时,溶剂为异丙醇;当所述含氟硅氧烷为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时,溶剂为无水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太极石纳米粉体与含氟硅氧烷稀释液的比例为10g/100ml,所述有机酸为甲酸、乙酸或马来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超声波分散时间为2~10min,所述的反应液体积应保持恒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四氢呋喃或N,N-二甲基甲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与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乙醇与四氢呋喃混合的体积比1:2~4。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太极石纳米粉体分散于含氟硅氧烷稀释液前进行充分干燥去除表面水分。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锦纶纤维处理前需经体积比为1:2~4的乙醇与N,N-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溶液浸泡去除锦纶纤维表面杂质。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抗菌远红外保健速干锦纶纤维。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速干锦纶纤维的用途,特征在于,应用于内衣、内裤、袜子、运动衣及泳装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极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极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14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化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强度高的尼龙假发纤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