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及其保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0733.6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邓细波;邓宗波;易辉;邓盛霖;易莉娟;邓翰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林芝尼洋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B1/76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能 房屋 保温 隔热层 热空气 太阳能保温 超低能耗 顶部设置 链路结构 保温房 室内 顶层 供暖 供热 蓄热 光能转化 供热室 空腔体 柴火 高原 牛粪 墙体 气温 燃烧 太阳 | ||
1.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包括房屋,其特征在于:在房屋的顶部设置有产能间,所述产能间为墙体、底隔热层(7)和顶层(8)所构成的空腔体,且底隔热层(7)设置在房屋的顶部,顶层(8)设置在底隔热层(7)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体为梯形状,顶层(8)为斜面且朝南方向,顶层(8)与底隔热层(7)之间的角度呈30-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为第一斜面墙(1)、后檐墙(2)、第二斜面墙(3)和前檐墙(4)顺次连接所构成的梯形框,在墙体的任意两面墙上分别设置与产能间相连通的出风口(15)和入风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隔热层(7)采用真空玻璃或中空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能间通过安装面基层(14)设置在房屋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面基层(14)上设置有底支撑梁(13),且底隔热层(7)设置在底支撑梁(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体上交错设置有顶斜梁(5)和顶正梁(6),所述顶层(8)设置在顶斜梁(5)和顶正梁(6)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风口(15)上通过集能管道连接有风机主机(20),所述风机主机(20)的出口端通过第一单向阀(16)和热源输送主管(23)连接有分风箱(21),分风箱(21)的出口端通过入室主管(24)与待供热室(22)相连接,在所述入风口(11)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7)。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8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的地基与地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房屋的主体框架外部设置有隔热层,主体框架内的钢筋外部亦设置有隔热层,所述房屋的墙面采用保温层。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原超低能耗太阳能保温房的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在房屋的顶部设置产能间;
2)将产能间的出风口(15)通过集能管道与风机主机(20)相连接,且同步或异步将分风箱(21)、第一单向阀(16)、热源输送主管(23)、入室主管(24)连通并与待供热室(22)相连接,且在入风口(11)处设置第二单向阀(17);
3)自然风至入风口(11)进入产能间,且出风口(15)处于关闭状态,阳光照射产能间,产能间内空气进行蓄热,形成热空气;
4)启动风机主机(20),并打开单向阀,产能间内的热空气输送至待供热室(22)内,向待供热室(22)供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林芝尼洋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藏林芝尼洋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7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施工支架
- 下一篇:多功能组合式自适应活动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