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级电渗析浓缩含盐酸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0525.6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汪耀明;颜海洋;王晓林;李为;李传润;吴亮;徐铜文;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电渗析 淡化液 浓缩液 电渗析浓缩 含盐酸废水 浓缩 回用 两级 低浓度盐酸 浓度降低 盐酸废液 碱中和 浓缩室 废液 废水 淡化 返回 排放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电渗析浓缩含盐酸废水的方法,先通过一级电渗析对含约1%盐酸废液进行浓缩,浓缩液中盐酸浓度可达到3%以上,可以直接回用;淡化液中盐酸浓度可降至0.2%以下;再通过二级电渗析对一级电渗析的淡化液进行再次淡化和浓缩,将盐酸浓度降低至0.05%以下,同时浓缩液中盐酸浓度可达到1%以上,浓缩液返回至一级电渗析作为浓缩室初始溶液进行循环使用。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环保,废液中低浓度的盐酸可被直接浓缩回用,同时淡化液中盐酸浓度非常低,只需添加少量的碱中和之后即可排放,从而解决了含低浓度盐酸废水的处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级电渗析浓缩含盐酸废水的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盐酸的大量使用带来的含盐酸废水对环境,尤其是水资源和土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其中,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一定浓度的盐酸(一般大于3%即可)对物料进行酸化,制备相应的氨基酸或其他产品。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盐酸溶液,其浓度一般在1%左右。常规的处理方法主要为加碱中和后排放。然而,当前烧碱的价格高达4000元/吨,中和处理方法成本极高。另外,中和之后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即含盐废水的处理问题。
中国专利CN105668519A报道了使用电渗析及膜蒸馏将稀盐酸进行浓缩。该法通过电渗析可以将盐酸浓缩至5%以上,再通过膜蒸馏将盐酸进一步浓缩至12%以上,同时电渗析淡化后的盐酸含量小于0.2%,加碱后中和排放。该法由于使用了膜蒸馏过程,浓缩能耗相对较高。此外,电渗析淡化液中盐酸含量仍相对较高,加碱中和后,盐含量可达到0.3%,排放之后对环境仍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如果能将电渗析的淡化液进一步处理,回用其中的盐酸,这不仅可以降低酸碱中和消耗所需价格昂贵的碱,也可以尽量避免含盐废水的排放。目前,还没有对该类电渗析淡化液进一步处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两级电渗析浓缩含盐酸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环保,废液中低浓度的盐酸可被直接浓缩回用,同时淡化液中盐酸浓度非常低,只需添加少量的碱中和之后即可排放,从而解决了含低浓度盐酸废水的处理问题。
本发明两级电渗析浓缩含盐酸废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一级电渗析
向阳极室和阴极室中分别注入电解液,向淡化室和浓缩室中分别注入含盐酸废水,进行一级电渗析处理;通过对淡化室和浓缩室初始液体体积比的控制来调整一级电渗析浓缩液中盐酸的浓度,使其达到3%以上,同时保证一级电渗析淡化液中盐酸浓度降低至0.2%以下;通过蠕动泵分别对阳极室、阴极室、淡化室和浓缩室中的溶液进行循环。
步骤2:二级电渗析
利用步骤1相同的装置对一级电渗析的淡化液进行再次浓缩;向阳极室和阴极室中分别注入电解液,向淡化室和浓缩室中分别注入一级电渗析的淡化液,通过对淡化室和浓缩室初始液体体积比的控制来调整二级电渗析浓缩液中盐酸的浓度,使其达到1%以上,同时保证二级电渗析淡化液中盐酸浓度降低至0.05%以下。二级电渗析的浓缩液返回至一级电渗析,作为一级电渗析的浓缩室初始液,从而实现两级电渗析的高效浓缩性能。通过蠕动泵分别对阳极室、阴极室、淡化室和浓缩室中的溶液进行循环。
所述电渗析膜堆的排列方式依次为:阳极-阳极室-[阳离子交换膜-浓缩室-阴离子交换膜-淡化室]n-阳离子交换膜-阴极室-阴极,其中n为重复单元数,n的取值为1-1000。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为阻氢膜,对氢离子具有较高的截留性能。
步骤1中,所述含盐酸废水中盐酸的质量浓度为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