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周围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0151.8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2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朱庆棠;全大萍;刘小林;吴泽佳;闫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02 | 分类号: | A61F2/02;A61L27/18;A61L27/20;A61L27/22;A61L27/54;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周围神经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通道周围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围神经导管包括外套管和设于所述外套管内的具有多通道结构的填充物,所述多通道由水凝胶条带间隔而成,所述填充物为卷曲的静电纺丝薄膜,所述静电纺丝薄膜上定向分布有纳米纤维,所述静电纺丝薄膜中设有相互平行的水凝胶条带,所述水凝胶条带与纳米纤维平行,所述静电纺丝薄膜的卷曲方向与所述水凝胶条带的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围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为纳米纤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围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薄膜或/和外套管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制备原料为PLGA、PLLA、PCL、PTMC、明胶、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围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管中的纳米纤维呈无规则分布或定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围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水凝胶条带上负载有10pg~10μg的β-NGF或者100pg~10μg的VEGF。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多通道周围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PLGA、PLLA、PCL、PTMC、明胶、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加入三氟乙醇中混合均匀,然后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得具有定向分布的纳米纤维套管和纳米纤维薄膜;
(2)以复合生物墨水为原料,采用3D打印工艺在所述纳米纤维薄膜上制得平行间隔的水凝胶条带,打印的方向与所述纳米纤维薄膜上的纳米纤维分布方向一致,之后UV光辐射10~60s,将水凝胶条带固化;其中,所述复合生物墨水为含有β-NGF的双键改性明胶;
(3)将步骤(2)制得的纳米纤维薄膜沿着水凝胶条带方向,向内卷曲成管状结构,然后装填到步骤(1)制备的纳米纤维套管中,形成所述多通道的周围神经导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1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