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温热泵热水器及其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0103.9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光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18;F24H9/20;F25B41/06;F25B43/00;F25B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21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通换向阀 电子膨胀阀控制 喷气增焓压缩机 超低温热泵 电子膨胀阀 壳式换热器 中间换热器 过热度 膨胀阀 通孔 热水器 连通 主电子膨胀阀 气液分离器 液态制冷剂 传统机械 改善系统 温度区域 蒸发器管 高压盘 排气口 入口端 蒸发器 中压盘 传感器 热容 蒸发 滞后 | ||
一种超低温热泵热水器及其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壳式换热器、蒸发器,主电子膨胀阀、副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中间换热器,所述的中间换热器内包含中压盘管和高压盘管并存有气态和液态制冷剂,喷气增焓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通孔与壳式换热器的入口端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电子膨胀阀代替传统技术中机械式膨胀阀,具有适用范围广,避免传统机械膨胀阀因蒸发器管壁与传感器热容造成的过热度控制滞后等弊端,改善系统调节品质,在很宽的蒸发温度区域使过热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具体是一种超低温热泵热水器及其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在低温如低于-10℃运行时,由于蒸发压力的下降会导致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排气温度过高,致使机组无法有效正常运行。同时制热量也会大幅度衰减,无法满足用户的制热水需求。
传统的喷气增焓及双级压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机组的制热量,使机组稳定运行,但当室外空气温度很低如低于-20℃时,传统技术由于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或电子式膨胀阀常规控制逻辑,特别有低环境温度高水温条件下,该两种膨胀阀无法有效调节到最合适节流状态,会容易无法实现良好蒸发过程,导致机组排气温度过高无法稳定运行,大大限制了空气源热泵在我国严寒地区的推广使用,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环境温度自动控制电子膨胀阀工作,保证系统稳定高效工作的一种超低温热泵热水器及其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超低温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壳式换热器、蒸发器,主电子膨胀阀、副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中间换热器,所述的中间换热器内包含中压盘管和高压盘管并存有气态和液态制冷剂,喷气增焓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通孔与壳式换热器的入口端连通,壳式换热器的出口端与中间换热器的高压盘管的入口端连通,高压盘管的出口端与主电子膨胀阀的入口端连通,主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连通,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通孔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的壳式换热器的出口端还并联有副电子膨胀阀后与中间换热器的中压盘管的入口端连接,中压盘管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辅助吸气口连通;所述的主电子膨胀阀及副电子膨胀阀与空气系统连接。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设置有回气温度探头。
所述的蒸发器的的入口端设置有节流后温度探头,蒸发器的中部设置有蒸发器温度探头。
所述的喷气增焓压缩机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温度探头。
一种超低温热泵热水器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其主电子膨胀阀及副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式如下:主电子膨胀阀与副电子膨胀阀在外低温时压机首启运行方式:
S1:启动条件当外温低于-5℃,并进水高于43度时;
S2:主电子膨胀阀启动设定时间P46.并运行步数P47,每下降1℃主电子膨胀阀减3步,环境温度到达-15℃停止下降步数。
S3.当喷气增焓压缩机首启时, 当排气温度上升至最高温度后排气温度下降15度,停止主电子膨胀阀低温首启步数,自动加30步,并主电子膨胀阀自动运行。
S4. 副电子膨胀阀启动设定时间P48,并运行P49步数.当启动设定时间结束后副电子膨胀阀自动运行,由P49步数自动转入自动步;
蒸发器盘管温度超于节流后主阀调节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光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光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