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治疗癌症的吲哚酰胺类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0068.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涛;熊润德;邓湘萍;贺冬秀;雷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14 | 分类号: | C07D209/14;A61K31/404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酰胺类化合物 吲哚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药物 先导化合物 开发应用 治疗癌症 可用 癌症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抗肿瘤活性的吲哚酰胺类化合物,其能够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因而,可以用做抗肿瘤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系列吲哚酰胺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恶性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较为明确的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细胞和宫颈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几类癌症。当前新药开发中也大多针对上述几类癌症。
吲哚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十字花科蔬菜中及大量海洋生物和放线菌中广泛存在着吲哚类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其在抗癌方面的活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SU11248(商品名:舒尼替尼)、长春碱(VLB,Vinblastine)、长春新碱(VCR,Vincristine)、长春地辛(VDS,Vindesine)、长春瑞滨(VBR,Vinorelbine)、靛玉红等少量含吲哚结构的品种已上市投入使用,毒副作用小和选择性强等特点已凸现出吲哚类抗癌化合物的特殊效果(刘小余,欧阳贵平.吲哚类抗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10月第40卷第5期1-8页)。李雪琳等(CN103214472A)报道了一类丙烯酸吲哚酰胺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对于肺癌、乳腺癌、骨肉瘤、宫颈癌等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活性。宋军,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33卷,第6期,第720-723页)报道了吲哚美幸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但是其机制不明确。
因此,开发和研究具备广泛抗癌活性的化合物仍然具备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类吲哚酰胺类化合物,其能够广泛地抑制多种癌症。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类通式I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I
其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NO2、-CN、C1-C8烷基、C1-C8烷氧基、C1-C8卤代烷基;n选自1、2、3或4。
优选地,R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基;
更优选地,R各自独立地选自氟、氯、溴、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三氟甲基;
最优选地,R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氯、溴。
优选地,n选自1或2;
更优选地,n为1。
优选地,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R14 R16
R17 R19
R20 R21 。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
;
其中,R和n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所述;
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