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式退火炉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59130.4 | 申请日: | 201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3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韩秀明;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鹤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层 箱式退火炉 湿气 退火 空气流通性 保温性能 实时监测 输气组件 退火效率 循环风机 有效控制 加热丝 退火炉 中空式 中空 炉内 托架 腐蚀 节约 | ||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箱式退火炉包括中空式的保温层和安装在保温层中空内的托架与加热丝,以及安装在保温层一侧的循环风机,且在保温层一侧还安装有输气组件,本设备退火效率高,保温性能好,空气流通性强,可以实时监测退火炉内温度及湿度情况并进行有效控制,很好地解决了退火不完全及炉内湿气过重等问题,同时还进一步减少对工件造成的腐蚀和损耗并提升了产品质量,节约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式退火炉。
背景技术
退火炉是指将金属或玻璃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冷却的设备,包括台车式退火炉、井式退火炉、箱式退火炉、罩式退火炉等,其中的箱式退火炉是用于对钢制或玻璃工件进行淬火、正火、退火等常规热处理的专用设备,因其装载量大、密封性强、操作便利并能够改善加工件性能防止其变形以及消除内部残余应力从而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使晶粒更加细化均匀排列而倍受青睐。在现有技术中,箱式退火炉通常包括炉体、风机及电气单元等部件,在炉体内设有保温层、加热单元等,通过电阻丝等加热单元不断地进行加热,进而将热量持续输送到炉体内,从而实现快速加热的目的,并利用风机循环向内进行吹风,使得炉腔内热量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加热不均匀和能量消耗等现象并减少对加工件的损耗,从所周知,玻璃是热敏感材料,对于温度和湿度有着很高的要求,但采取这种结构的箱式退火炉,其退火过程得不到有效控制,退火精密度低,效率差,容易出现受热不均匀和退火不完全及炉内湿气过重等现象,从而对工件造成腐蚀和损耗甚至直接导致其产生爆裂,从而使产品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且加热过程中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也比较严重,加工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使用存在一定的弊端,难以大规模实施及推广。
为此,中国专利105603162A号公告的名称为“一种箱式退火炉及使用其退火的方法”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箱式退火炉包括退火炉炉体,所述退火炉炉体内设有动力室、热力室及工件室,且热力室内设有加热装置,绕所述动力室、热力室及工件室的周围设有用于气流循环的风道,所述动力室内设有用于扰动气流的扰流装置,所述扰流装置扰动气流依次通过热力室及工件室并与风道形成循环流道,该箱式退火炉使气流在加热后通过工件室,对工件室内的工件进行加热,并通过风道回流气流,形成循环流道,虽然该箱式退火炉能够通过气流运动加热或者降温的方法使得退火炉内温区更均匀,令退火炉升降温速率快且稳定可控,退火效率高,退火炉温控系统准确可靠,但其结构比较复杂,不能对炉内湿度形成有效控制,依然没有解决退火不完全和炉内湿气过重等现象,还特别容易对工件造成腐蚀和损耗,并出现工件爆裂等情况,且能源消耗也比较严重,导致其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较高,因此,其技术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流动性强和降温稳定的方式来解决退火不完全和炉内湿气过重等问题的箱式退火炉。
本发明所提出的箱式退火炉包括中空式的保温层和安装在保温层中空内的托架与加热丝,以及安装在保温层一侧的循环风机,且在保温层一侧还安装有输气组件,所述加热丝与托架之间还安装有带有均匀分布散热孔的吸收罩,且该托架可设置为2-5个。
所述输气组件包括分别连接的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以及在冷干机,且在进气管路连接端处所设置的精密过滤器。
所述保温层则包括最内侧的纳米板层和位于中间的陶瓷纤维板层,以及硅酸钙板层,且在最外侧还设置有莫来石砖层。
另外,保温层上部一侧还设置有通过电磁阀和输气组件相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鹤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本溪鹤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9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