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彩超助显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58687.6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峰;段世玲;袁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勇峰;段世玲;袁江涛 |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助显剂 彩超 平底锅 文火 炒薏苡仁 糯小米 胃粘膜 裂口 阴凉 超声波回声 混合原材料 比例配制 病理变化 炒黑芝麻 粉碎研磨 胃壁组织 制剂口感 干燥处 黑芝麻 克小袋 目筛网 微黄色 无异味 细粉末 表皮 分装 鼓起 回声 储存 保存 运输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彩超助显剂,采用炒薏苡仁、炒糯小米、炒红小豆、炒黑芝麻为原料,按照3∶2∶1∶1比例配制而成。使用平底锅文火分别炒薏苡仁、红小豆至微黄色,表皮鼓起;平底锅文火分别炒糯小米、黑芝麻至表面裂口。混合原材料后粉碎研磨成细粉末,过80目筛网,分装成每包50克小袋,阴凉干燥处保存。本制剂口感好,无异味,清除胃内气体。彩超助显剂与胃粘膜表面之间形成超声波回声对比界面,清楚显示胃粘膜层低回声病理变化及其以外的胃壁组织结构改变。本发明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储存、运输、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影像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胃超声检查时口服胃腔内有回声超声助显剂,提高分辨胃腔与胃壁组织结构的口服超声助显剂。
背景技术:
胃镜是诊断胃粘膜病变和胃壁占位性病变发生粘膜改变时首选检查方法,同时能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确诊,大多数患者因担心胃镜检查过程的痛苦,不愿意进行常规体检,导致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较国外明显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胃粘膜病变早期改变诊断率较低,胃粘膜层显像较好,胃壁层次对比度较低,对胃壁外病变诊断困难,胃癌诊断率较低,X射线对人体损害,不是胃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价格较贵,射线辐射量大,小病变诊断率低,很难成为胃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超声胃镜检查对胃粘膜表面及粘膜以外病变及胃周围器官病变均可诊断,检查时患者较痛苦,费用比较高,不适合胃癌筛查。因胃腔内气体对超声波干扰,影响了超声对胃病变的诊断质量。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能清除胃腔内气体,产生均匀的超声反射波,与胃壁形成明显超声对比显像,提高胃壁及胃周围病变的超声诊断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服用胃彩超助显剂,有回声胃彩超助显剂充盈胃腔,超声波穿过助显剂过程中产生较高回声,其回声较液体无回声高,相对比较胃粘膜表面第一层强回声低,形成助显剂 -粘膜表面-粘膜层之间呈现出:较高回声-强回声-低回声,明显对比带。胃彩超回声带的异常改变(增厚、变窄、断裂)提示对应胃壁组织层次病理变化,根据不同胃超声显像图,诊断胃部疾病。
发明技术方案:计量单位:克炒薏苡仁、炒糯小米、炒红小豆、炒黑芝麻,按照3∶2∶1∶1比例配制而成。使用平底锅文火分别炒薏苡仁、红小豆至微黄色,表皮鼓起;平底锅文火分别炒糯小米、黑芝麻至表面裂口。按比例混合原材料后粉碎研磨成细粉末,过80目筛网,分装成50克包装小袋,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检查前患者禁饮食8~12小时,检查前20mine口服山莨菪碱 (654-2)10mg,抑制胃蠕动,减低胃壁张力,提高胃腔彩超助显剂充盈对比的效果,减缓胃排空,为仔细观察胃病变提供良好的检查条件。先将沸水500ml倒入能容纳600ml容器内,将50克/包彩超助显剂缓撒倒入沸水容器搅匀,待放温后口服进行胃彩超助显检查。患者取半卧位,首先含一大口彩超助显剂,在吞咽助显剂的过程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凸阵探头,频率3.5~7MHz,线阵探头频率8~14 MHz,类似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的方法仔细观察食道胃结合部流体动力变化及局部管壁层次结构改变,通过反复吞服助显剂,观察胃壁顺性变化。检查贲门胃底病变时取左侧卧位;胃体、胃角病变取半坐位;胃窦病变取坐位或右侧卧位检查。仔细检查胃壁五层结构回声(三强、二弱)。第三层和第五层的高回声的连续性中断与否,分别提示: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的超声特征,早期胃癌第三层高回声连续性完整,进展期胃癌第三层高回声连续性中断。探测病变浸润胃壁深度、测量病变范围,进一步观察胃周围淋巴结肿大的位置、形状、回声、大小、边界及与重要血管关系,了解邻近脏器有无受累及,初步诊断胃病灶的良恶性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口感好,无异味,清除胃内气体,与胃粘膜表面形成较高回声-强回声的超声对比界面,清楚显示胃粘膜病理变化及其粘膜以外的胃壁组织层次改变,提高彩超对胃疾病的诊断符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勇峰;段世玲;袁江涛,未经刘勇峰;段世玲;袁江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8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