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以及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8615.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1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邢旗;刘亚玲;闫晓红;王君芳;陈翔;张健;郑丽娜;杨红艳;杜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书芝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原区 土地 植被 恢复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功能 乡土植物 草原生态系统 修复 耕作过程 植被类型 植被修复 植被种子 基础肥 耕翻 生态系统 围栏 播种 耕作 调查 草地 建设 | ||
1.一种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对荒废土地进行本底调查,调查未被破坏地段的植被类型建立乡土植物库,确定植被修复的用途,耕翻土地,在耕作前或耕作过程中,施基础肥,在所述荒废土地的四周建设围栏,接着从所述乡土植物库中选择植被种子在所述荒废土地上进行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将两种以上的所述植被种子混合进行混合播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播种包括将禾本科牧草种子和豆科牧草种子进行混播;或者,将根茎型牧草种子和疏丛型牧草种子进行混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和所述豆科牧草种子进行混播时,依据植被的使用年限对混播总量中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和所述豆科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进行调整: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所述豆科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年限为2-3年时,所述混播总量中包括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25~35%和所述豆科牧草种子65~75%;当使用年限为4-5年时,所述混播总量中包括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75~80%和所述豆科牧草种子20~25%;当使用年限为8-10年时,所述混播总量中包括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80~90%和所述豆科牧草种子10~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本科牧草种子包括羊草、老芒麦、冰草、披碱草、羊茅、赖草、新麦草、沙地雀麦和硬质早熟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豆科牧草种子包括野豌豆、扁蓿豆、达乌里胡枝子、斜茎黄芪、扁蓿豆、斜茎黄芪、沙打旺、苜蓿、杂花苜蓿和多叶棘豆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茎型牧草种子和所述疏丛型牧草种子进行混播时,依据植被的使用年限对混播总量中所述根茎型牧草种子和所述疏丛型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进行调整:所述根茎型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所述疏丛型牧草种子的质量百分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年限为2-3年时,所述混播总量中包括100%疏丛型牧草种子;当使用年限为4-5年时,所述混播总量中包括所述根茎型牧草种子10~25%和所述疏丛型牧草种子75~90%;当使用年限为8-10年时,所述混播总量中包括所述根茎型牧草种子50~75%和所述疏丛型牧草种子25~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后,还包括向播种地追肥:每亩施用混合肥5-10kg,所述混合肥包括尿素、磷酸二胺和氧化钾,所述尿素、所述磷酸二胺以及所述氧化钾的质量比为2-4:1-3:1。
10.一种草原区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草原区荒废土地植被的恢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86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