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肥胖症的中药穴位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8471.X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符文彬;周鹏;谢长才;宁百乐;马瑞;陈世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P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夏芬 |
地址: | 51813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肥胖症 中药 穴位 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肥胖症的中药穴位贴膏剂,其特征在于,该贴膏剂的药膏由生姜汁和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组成:黄芥子1~3份,巴豆1~3份,厚朴1~3份;所述中药饮片︰生姜汁的重量比为3︰4。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肥胖症的穴位贴膏剂不仅药味少,而且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75.0%。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配制品,具体涉及含有来自植物未确定结构的穴位贴膏剂,该贴膏剂作用于人体穴位可用于治疗肥胖。
技术背景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及(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可由遗传因素,神经精神因素,高胰岛素血症,垂体功能、甲状腺功能失常等引起。从能量代谢的角度,肥胖是由于能量的摄入与消耗出现了负平衡而造成,病理性肥胖主要由人体内新陈代谢紊乱导致。肥胖正在给人类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全球有超过30%的人口肥胖或超重,约21亿人。肥胖问题影响所有年龄层、地区及收入阶层,美国的肥胖患病率高达32%,而发展中国家则占有全世界肥胖人口的三分之二。我国35~74岁成人肥胖(BMI≥28kg/m2)年发病率达697/10万,超重(BMI 24~27.9kg/m2)年发病率为2483/10万。
目前西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主要方法为膳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并加以一定的药物治疗,但饮食调理和运动治疗在减轻体重方面效果不甚明显,患者也难以持之以恒,而西医口服药物减肥主要为苯丙胺类的抑制食欲的药物,甲状腺激素类的影响人体代谢的药物,以及常见的导泻药物,对中枢和消化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人体造成不可逆或创伤性不良反应,以致一些药物己被限用。现有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治疗肥胖毒副作用小,通过调理脏腑,使患者减轻体重,提高生活质量,己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肥胖症的常用疗法。但口服中药往往因其味苦令患者难以接受,且药物经肠胃和肝脏分解时疗效减弱,导致见效慢。因此,寻求一种经济、安全、有效、适合长期使用的中医外治减肥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肥胖症的中药穴位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穴位贴膏剂经济、安全、有效、适合长期使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治疗肥胖症的中药穴位贴膏剂,其特征在于,该贴膏剂的药膏由生姜汁和以下重量份的中药饮片组成:黄芥子1~3份,巴豆1~3份,厚朴1~3份;
所述中药饮片︰生姜汁的重量比为3︰4。
上述药膏中,所述的中药饮片的最佳重量份配比为:黄芥子2份,巴豆2份,厚朴2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穴位贴膏剂使用时交替贴在以下两组穴位上:(1)中脘、天枢、水道、腹结和足三里;(2)大肠俞、脊中、三焦俞、带脉、大巨。若属于痰湿闭阻证,加贴在阴陵泉和丰隆穴位上;若属于胃肠腑热证,加贴在上巨虚和曲池穴位上;若属于肝郁气滞证,加贴在期门和太冲穴位上;若属于脾肾阳虚证,加贴在气海、脾俞和肾俞穴位上。
上述中药穴位贴膏由以下方法制得:
(1)所述的中药饮片粉碎成80目细粉,备用;
(2)按比例将细粉与生姜汁混合并调匀成稠膏状,制模切分为1cm×1cm×1cm正方体药块,将药块置于空白膏药贴上,即得。
上述药膏中,所述的生姜汁由新鲜生姜去皮绞汁过滤制得。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穴位贴膏剂的药膏按中医的配伍原则由黄芥子、巴豆、厚朴饮片与生姜汁组成,药物作用在穴位上透过皮肤表层而被吸收。肥胖症治疗原则应按“行气导滞,温阳化脂”原则。本发明组方中,黄芥子为君药,温阳行气,化积导滞,利水化脂;巴豆为臣药,增强黄芥子温肠泻积;厚朴为佐药,助黄芥子行气导滞;生姜为使药,引诸药直达病所,促进诸药透皮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未经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8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