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场行李自助托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8039.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4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龚海飞;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1G1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包 舱门 托运 机场行李 行李安检 行李舱 打印机 称重 打印 登机牌 乘客 行李 传输履带 底盘模块 平移模块 用户操作 有效证件 证件识别 重量显示 输出 便捷性 入口处 行李框 放入 内置 取件 卸载 粘贴 机场 | ||
1.一种机场行李自助托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乘客的有效证件放置于值机模块(1)的证件识别区域,利用所述值机模块(1)中内置的打印机将乘客的登机牌打印输出;
步骤二、开启行李舱模块的舱门,将行李包放入所述行李舱模块中的行李框内;利用所述行李舱模块中的称重平移模块,对行李包进行称重;然后关闭所述舱门,将行李包的重量显示于所述值机模块(1)的用户操作界面上;
步骤三、利用所述值机模块(1)中内置的打印机将所述行李包的行李条和取件凭条打印输出;再次开启所述舱门,在行李包上粘贴行李条,行李条粘贴完毕后,再次将舱门关闭;
步骤四、利用AGV底盘模块(6)将粘贴有行李条的行李包托运至机场的行李安检入口处;开启所述舱门,将粘贴有行李条的行李包卸载至所述行李安检入口的传输履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行李自助托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模块中的行李框的尺寸:长度为680mm,宽度为260mm,高度为130mm~17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行李自助托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舱模块包括第一行李舱模块(2)和第二行李舱模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场行李自助托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
步骤2.1、利用PLC控制第一行李舱模块(2)的舱门开合机构,以开启所述第一行李舱模块(2)的舱门;在所述第一行李舱模块(2)的舱门开启后,乘客将第一行李包放入所述第一行李舱模块(2)中的行李框内;
步骤2.2、利用所述第一行李舱模块(2)对应的称重平移模块(3),对所述第一行李包进行称重;当所述第一行李包的重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行李舱模块(2)的舱门,并将所述第一行李包的重量显示于所述值机模块(1)的用户操作界面上;
步骤2.3、利用PLC控制第二行李舱模块(4)的舱门开合机构,以开启所述第二行李舱模块(4)的舱门;在所述第二行李舱模块(4)的舱门开启后,乘客将第二行李包放入所述第二行李舱模块(4)中的行李框内;
步骤2.4、利用所述第二行李舱模块(4)对应的称重平移模块(5),对所述第二行李包进行称重;当所述第二行李包的重量小于第二设定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行李舱模块(4)的舱门,并将所述第二行李包的重量显示于所述值机模块(1)的用户操作界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场行李自助托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行李包的重量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提示乘客对所述第一行李包的重量进行调整,直至所述第一行李包的重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
所述步骤2.4,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行李包的重量大于第二设定阈值时,提示乘客对所述第二行李包的重量进行调整,直至所述第二行李包的重量小于第二设定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场行李自助托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
利用所述值机模块(1)中内置的打印机将所述第一行李包对应的行李条和取件凭条,以及所述第二行李包对应的行李条和取件凭条打印输出;
开启所述第一行李舱模块(2)的舱门,在所述第一行李包上粘贴对应的行李条;行李条粘贴完毕后,将第一行李舱模块(2)的舱门关闭;
开启所述第二行李舱模块(4)的舱门,在所述第二行李包上粘贴对应的行李条;行李条粘贴完毕后,将第二行李舱模块(4)的舱门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场行李自助托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包括:
利用AGV底盘模块(6)将粘贴有行李条的第一行李包和第二行李包托运至机场的行李安检入口处;
开启所述第一行李舱模块(2)的舱门,将粘贴有行李条的第一行李包通过人工或机械传动滚轮卸载至所述行李安检入口的传输履带上;
开启所述第二行李舱模块(4)的舱门,将粘贴有行李条的第二行李包通过人工或机械传动滚轮卸载至所述行李安检入口的传输履带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80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子锁
- 下一篇:用于实现无摩擦建筑物交互的区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