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7735.X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8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汪雪;金柳;朱化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百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汪雪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61K36/899;A61K9/12;A61P31/04;A61P31/10;A61K8/9794;A61Q17/00;A61K1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须 总皂苷 精制品 生产工艺 精制 粗提取物 高回收率 超声波 粗提取 双水相 乙醇 得率 酶解 皂苷 去除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及其用途,首先进行玉米须总皂苷的粗提取,提取时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酶进行酶解,并辅以超声波,以提高玉米须皂苷得率;接着,对玉米须总皂苷粗提取物进行精制提取,加入双水相纯化体系进行精制,从而能够去除杂质,在高回收率下获得纯度高的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和日化产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玉米须为禾本科植物玉米的花柱和柱头的药用作用早在明代的《滇南本草》中就有记载,后作为传统国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收录,近代药理学研究以证实玉米须有降血糖、抗菌、抗癌等多种有益于生理的药用价值,但其有效成分繁多,因此除直接入药之外的利用率不高,玉米须中的皂苷有抗菌抗糖尿病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因此玉米须总皂苷的精制和纯化有利于生产中制备高纯度的皂苷产品,并应用到食药或日化产品中。
传统的生产工艺一般步骤包括:玉米须除杂、烘干、粉碎后,用10倍质量的石油醚对其进行脱脂,挥发尽石油醚后,用醇溶液多次进行提取玉米须,合并提取液后浓缩后,将产物冻干得成品,然而采用此种生产工艺得率仅在4%左右。
然而,无论是传统技术还是生物酶、超声或微波辅助的提取方式,提取所得到的玉米须皂苷均是粗提产物,产物中含有黄酮,玉米须多糖等多种杂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能够极大的提高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纯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玉米须粉末,并对所述玉米须粉末进行脱脂处理;
步骤二:按照预定固液比将脱脂后的玉米须粉末加入至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提取,同时加入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且同时使用超声波进行处理;加热提取玉米须总皂苷,获得提取液;所述玉米须粉末与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比例为1:20g/mL ;所述乙醇/水溶液中的乙醇浓度为60%;pH值为5.7;木瓜蛋白酶用量为30U/g;酶解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小时;
步骤三:过滤所述提取液,在减压条件下浓缩所述提取液并冻干成粉末,获得玉米须总皂苷粗提取物;
步骤四:将所述玉米须总皂苷粗提取物溶解于双水相纯化体系,并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回收上相,获得回收液;其中,所述双水相纯化体系为乙醇-水-硫酸铵溶液;所述硫酸铵质量浓度为17%,所述乙醇质量浓度为33%-37%,所述双水相纯化体系pH值为5;所述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78℃;振荡回收时间为2小时;所述玉米须总皂苷粗提取物与所述双水相纯化体系的质量比为1/100;
步骤五:在减压条件下将所述回收液浓缩并冻干获得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
优选地,在所述的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中,在步骤二中,所述超声波为20-50KHz,处理时间为10-40分钟。
优选地,在所述的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中,在步骤一中,所述脱脂处理为采用10倍玉米须粉末的石油醚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脱脂处理3小时。
优选地,在所述的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中,在步骤三和步骤五中,所述减压条件为抽真空至溶液沸点为40-55℃。
优选地,在所述的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中的酸性皂苷为五环三萜类皂苷。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的用途,所述玉米须总皂苷精制品用于抗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百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汪雪,未经上海欣百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汪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