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的新型高速钢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57594.1 | 申请日: | 2018-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成;周文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思特(苏州)模具材料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2C38/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 地址: | 2153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钢 高韧性 红硬性 耐磨性 含量降低 基础元素 耐疲劳 生产成本 削减 保证 | ||
一种高韧性的新型高速钢,包括:0.78%~0.938%C,0.15%~1.55%Si,0.20%~0.55%Mn,3.5%~5.0%Cr,0.50%~2.50%W,2.50%~6.0%Mo,0.50%~2.20%V,0%~2%Co,0%~0.03%P,0%~0.03%S,剩余为Fe。在降低红硬性元素W、CO的前提下以Mo为基础元素的新型高速钢可保证一定的红硬性、耐磨性,同时解决低韧性、耐疲劳强度的难题;其次,价格昂贵的W、CO元素含量降低进一步削减了高速钢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韧性的新型高速钢。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传统模具钢已无法胜任现代工业的应用要求, 具体表现如下:不耐用、易耗、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重复换模导致能耗、人耗、 物耗增加,生产效率降低。这种大这背景下很多模具和应用企业选用传统高 速钢做模具及高速、高精密度的零配件,可都得不到理想状态:在提高厂家 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效率未明显升高。众所周知,高速钢就是高速切削工具钢, 重点在高速切削上,所以传统高速钢是以各种工况的切削条件为背景开发的, 特点在于红硬性高、耐磨性强,而对重复耐疲劳和韧性要求并不高,所并不适合在精密成型、重复疲劳环境中使用,传统高速钢代表钢种有 W6MO5CR4V2\W6MO5CR4V2CO5\W2MO9CR4VCO8,这几个钢种也是全世 界切削领域的代表钢种,它们担负着切削、重切削、精密切削的重任,而现 在模具和零部件企业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只能选用以切削特性为主的 传统高速钢生产模具和零部件,由于传统高速钢的韧性、耐疲劳强度较低, 所以无法达到理想使用效果。其次,W、MO和CO都是国家重要储备金属, W和CO是高红硬性元素,又非常昂贵,传统高速钢因侧重切削性能所以必 需大量使用导致传统高速钢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传统高速钢高红硬性、耐磨性的特点为基础,进一步开发高韧 性、耐疲劳为特点的新型高速钢,以解决韧性和耐疲劳工况条件的模具和零 部件的应用。
一种高韧性的新型高速钢,成分及成分质量分数如下:0.78%~0.938%C,0.15%~1.55%Si,0.20%~0.55%Mn,3.5%~5.0%Cr,0.50%~2.50%W, 2.50%~6.0%Mo,0.50%~2.20%V,0%~2%Co,0%~0.03%P,0%~0.03%S, 剩余为Fe。
上述高速钢的成分中,设计核心以△C值为下限值保证具备高性能高速 钢特性,合金成分以低W和低CO以满足强韧性基础要求;传统高速钢中为了 保证高速钢的红硬性、热强性及耐磨性将W元素的含量提升至6%左右以满足 传统高速钢作为切削工具的使用性能,传统高速钢中Co元素的质量分数一般 维持在5%和8%左右以便提高高速钢的高温硬度,但却使高速钢的韧性下降; 在上述高速钢的合金成分中W、CO元素的含量降低,使难以破碎和固溶的一 次碳化物减少,而以可在1050℃开始固溶的Mo元素碳化物为主,使热处理容易得到细晶粒并可以得到充分的固溶组织,同时V元素可进一步细化晶粒, 提高钢的强韧性、耐疲劳强度。以Mo为基础元素的高速钢在保证一定红硬度、 耐磨性的基础上,韧性及耐疲劳性能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高速钢中W、CO 元素含量的降低大大降低了传统高速钢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高韧性的新型高速钢,0.78%~0.938%C,0.15%~1.55%Si,0.365%~0.45%Mn,3.8%~4.85%Cr,0.55%~1.44%W,2.50%~5.75%Mo, 0.50%~2.15%V,0%~2%Co,0%~0.028%P,0%~0.01%S,剩余为Fe。
优选的,所述高韧性的新型高速钢,0.79%~0.93%C,0.32%~1.40%Si,0.37%~0.45%Mn,4.15%~4.39%Cr,0.50%~1.885%W,2.75%~5.75%Mo, 0.825%~2.05%V,0.2%~2%Co,0%~0.028%P,0%~0.01%S,剩余为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思特(苏州)模具材料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未经蒂思特(苏州)模具材料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头用合金钢
- 下一篇:一种新型镀锌钢板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