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7545.8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9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姜;王朝芝;高源;郭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0;B32B27/06;B32B27/08;B32B27/18;B32B27/28;B29C44/60;B29C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吸波材料 电磁波 多层结构 吸波层 聚合物基体层 热塑性弹性体 传输历程 多次反射 交替设置 发泡孔 吸波剂 共混 泡制 制备 | ||
一种发泡吸波材料,其由交替设置的聚合物基体层和具有发泡孔结构的发泡吸波层组成,发泡吸波层由吸波剂与热塑性弹性体共混、发泡制得。该发泡吸波材料由于为交替多层结构,交替多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内部具有大量的层界面能够引起电磁波的多次反射,增加了电磁波的传输历程,从而加强了电磁波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发泡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电磁辐射通过热效应、非热效应、累积效应对人体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
吸波材料指能吸收或者大幅减弱投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能量,从而减少电磁波干扰的一类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吸波材料,其具有较好地吸波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可制备得到品质较好的发泡吸波材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泡吸波材料,其由交替设置的聚合物基体层和具有发泡孔结构的发泡吸波层组成,发泡吸波层由吸波剂与热塑性弹性体共混、发泡制得。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吸波剂与热塑性弹性体在180-210℃的条件下共混挤出得到共混物,将共混物与聚合物基体层的聚合物分别挤出后叠合形成交替多层片材,将交替多层片材进行发泡,发泡温度在热塑性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上,且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下。
一种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吸波剂与热塑性弹性体在180-210℃的条件下共混挤出成型得到发泡吸波层,将聚合物基体层的聚合物挤出成型得到聚合物基体层,将聚合物基体层与发泡吸波层交替设置热压成型然后进行发泡,其中,发泡温度在热塑性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上,且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的发泡吸波材料由于为交替多层结构,交替多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内部具有大量的层界面能够引起电磁波的多次反射,增加了电磁波的传输历程,从而加强了电磁波的损耗。
另外,由于发泡吸波层具有发泡孔结构,这些发泡孔结构有助于发泡吸波层起到较强的电磁波损耗。聚合物基体层没有发泡的孔结构,使得发泡吸波材料具有较好力学强度,以及当电磁波从空气进入到发泡吸波材料内部时,折射率在不同的层会发生变化,使得发泡吸波材料与空气之间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有助于减小对电磁波的反射,而是将电磁波吸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泡吸波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微纳共挤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发泡吸波材料的偏光显微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发泡吸波材料的偏光显微镜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发泡吸波材料的偏光显微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发泡吸波材料的偏光显微镜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发泡吸波材料的电子显微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