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菌灵降解用农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7242.6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雷霁;范拴喜;周进宏;赵倩;赵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C02F3/34;B09C1/10;C12R1/0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强红刚 |
地址: | 72101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菌灵 降解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菌灵降解用农杆菌及其应用,所筛选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djl‑8B菌株于2018年5月3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327。试验结果表明,djl‑8B可高效降解多菌灵。本发明有助于解决土壤中多菌灵污染严重的问题,减少通过地表径流或农田渗漏形成的多菌灵对水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解多菌灵(carbendazim,MBC)的农杆菌及该菌对农药多菌灵的降解应用。
背景技术
多菌灵是广谱性杀菌剂,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小麦、果树、茶叶、蔬菜等病害的防治,还用于水果的采后保鲜。多菌灵的毒性作用包括:(1)致癌、致突变毒性:小鼠试验证实多菌灵会诱发小鼠肝脏癌变,然而结合其他试验数据,植物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on Plants)认为由多菌灵引起小鼠肝脏肿瘤不足以得出多菌灵对人也有致癌作用的推论。但是,多菌灵确实对染色体具有致突变能力,有学者测验了多菌灵对人类淋巴细胞培养物的影响,结果发现多菌灵是一种作用很强的非整倍体剂,即使是在低剂量的情况下,也会影响染色体的数量。这是因为多菌灵能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微管蛋白对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重要作用。(2)生殖毒性:多菌灵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素,能破坏哺乳动物子宫发育,干扰成年鼠的精子和睾丸发育。研究发现多菌灵作用剂量超过50mg/kg时,明显可见大鼠睾丸的重量减轻、生精小管萎缩和输精小管闭锁。倘若大鼠在交配前接触过多菌灵,雌性后代会表现出雄激素特性的发育毒性,如没有阴道、子宫角不完全发育等,表明多菌灵的毒性作用可能与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依赖机制有关。(3)胚胎毒性:让喂食多菌灵饲料60d的雄性小鼠与正常雌性小鼠交配,发现虽然雌性小鼠的受孕率和平均着床数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但死胎率有所增加。若使6~15d的孕鼠染上多菌灵,35mg/kg的剂量便可产生明显的胚胎毒性,表现为吸收胎增多、活胎数减少、胎儿体重减轻,甚至胎儿畸形,若剂量增加到160mg/kg,则无胎儿形成。(4)其他毒性作用:多菌灵对蜜蜂无毒,对鸟类低毒。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有毒性,例如淡水鱼、蓝鳃太阳鱼、糠虾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的LC50分别为0.36mg/L、5.5mg/L、0.098mg/L和0.087mg/L。由于水中的沉积物会吸附多菌灵,所以毒性通常不会太高,但依赖沉积物生存的生物很可能会受到高剂量多菌灵的影响。土壤有机物对多菌灵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导致土壤中蚯蚓和线虫数目减少。
多菌灵化学性质稳定、低于50℃时至少可稳定两年;在碱性溶液中缓慢分解,随pH值升高,分解加快,而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水环境中可被紫外光解,而在土壤环境中,可与土壤颗粒不同程度的结合,主要靠微生物的降解,其半衰期在裸露的土壤中为6~12个月,在有植被的土壤中为3~6个月。微生物降解是目前有机农药残留最主要的去除途径。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每年农药的使用量达50万t,其中约有80%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受农药污染的耕地面积至少有1300~1600万公顷。分离和筛选高效农药降解菌,将有助于解决土壤农药污染严重的问题,减少通过地表径流或农田渗漏形成的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存多菌灵降解微生物的数量局限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多菌灵具有高效降解效率的新型降解菌株,它能有效的降解多菌灵,为解决多菌灵农药残留问题奠定了基础,也为多菌灵高效降解酶的研发提供了材料。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并不懈努力,最终创造性地从连续多年施用多菌灵的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种对多菌灵具有高效降解效率的新型降解菌株,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括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文理学院,未经宝鸡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