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腥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6970.5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2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龚文明;龚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溪县绿之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15 | 分类号: | A01G22/15;A01B79/02;C05G1/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3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腥草 人工栽培 农作物秸杆 播种 腐殖土 备用 有机质含量 健壮枝条 田间管理 野外采集 壤土 植株 地下茎 混合物 截取 土层 采收 插条 低洼 小段 保健品 整地 质地 堆放 施肥 种植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鱼腥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具体步骤为:(1)选择低洼、土层厚且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潮不渍水、灌排方便的壤土质地;(2)播种前于野外采集壮实的鱼腥草植株,在健壮枝条截取12‑15厘米长的插条,备用;(3)将腐殖土和切成5‑10cm小段的农作物秸杆混合在一起,堆放备用;(4)整地、施肥、播种,播种完毕,上面覆腐殖土与农作物秸杆混合物7‑10cm厚;(5)田间管理;(6)采收。本发明实现了鱼腥草的人工栽培,使鱼腥草成为日常生活中都能吃到的保健品;一亩一年产鲜嫩鱼腥草地下茎1000—1200千克,亩净收入5800—10000元,种植效益较丰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可食用保健植物的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腥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为三白草料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茎扁圆柱形,表面棕黄色,节明显,下部节上有须根,质脆易折断,茎长20—35cm,叶呈心状,叶片卷折皱宿,长3—5cm,宽3 —4.5cm ,呈暗黄绿色至暗棕色,叶柄细长,茎部与托叶合成鞘状,穂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株高30—60cm,多生长于田埂、路边、沟旁、河边潮湿之地;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挥发油、蕺草碱和鱼腥草素等成分。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等功效,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癌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可凉拌生食,也可熬绿豆汤喝,还可入药;鱼腥草是春季蔬菜市场的抢手保健鲜菜,供不应求。
如将野生鱼腥草转为人工栽培,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得益彰的好项目。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鱼腥草的人工栽培,本发明提出一种鱼腥草的人工栽培方法。
为达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腥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具体步骤为:
(1)选择地块
选择低洼、土层厚且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潮不渍水、灌排方便的壤土质地;
(2)准备种茎
播种前于野外采集壮实的鱼腥草植株,将鱼腥草植株上部枝条作插条用,在健壮枝条截取12-15厘米长的插条,备用;
(3)腐殖土、碎秸杆准备
播种前收集腐殖土,同时将农作物秸杆收集,切成5-10cm长的小段,将腐殖土和切成小段的农作物秸杆混合在一起,堆放备用;
(4)整地、施肥、播种
地块深翻耕25-30cm深,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4000千克、5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然后进行碎土,使肥、土均匀融合,然后做厢,厢面宽1.8-2m,厢沟宽30-40cm、深30-40cm,在厢面上横向开播种沟,播种沟深20-25cm,播种沟宽18-20cm,沿播种沟底摆放定植插枝,株距、行距都为13-15cm,播种沟内盖土厚度12-15cm,然后上面覆腐殖土与农作物秸杆混合物7-10cm厚,起到保墑、增肥和鱼腥草出苗后保长段鲜嫩的特殊作用;
(5)田间管理
一是保持田间湿润不干旱,田间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5-80%;二是中耕除草和追肥,在齐苗后结合锄草进行追肥1-2次,亩追施沼液1000—1500千克;
(6)采收
3-5月,当地下茎长至30cm以上时,作食用茎采挖;采挖时留下细小地下茎末梢,让其在地里自然萌芽生长,做好田间管理,连续三年采收,第四年翻耕重新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溪县绿之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未经竹溪县绿之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6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荟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阴玉米自交系的筛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