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池池底清洗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6113.5 | 申请日: | 201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4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和为贵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B08B9/08;E03B11/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池 清洗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池池底清洗装置及方法,包括设于水池左侧壁上的左纵向凹槽,筒状刷洗结构,穿入筒状刷洗结构中的纵轴,设于水池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的前横向凹槽和后横向凹槽,分别设于前横向凹槽和后横向凹槽中的前横向滑轨和后横向滑轨,与前横向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电机;左纵向凹槽下端位于池底左下方,第一电机的转轴与纵轴前端连接,纵轴后部上设有轴承,轴承与后横向滑轨滑动连接。本发明具有安全性好,劳动强度低,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池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性好,清洗效率高的水池池底清洗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蓄水池清洗通常采用人工清洗的方法进行,人工清洗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清洗效率低的不足;或者采用机器清洗的方法进行,在清洗之前需要将机械设备搬到水池底部,机械设备重量较大,搬运的过程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给清洗带来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池清洗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清洗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好,清洗效率高的水池池底清洗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池池底清洗装置,包括设于水池左侧壁上的左纵向凹槽,筒状刷洗结构,穿入筒状刷洗结构中的纵轴,设于水池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的前横向凹槽和后横向凹槽,分别设于前横向凹槽和后横向凹槽中的前横向滑轨和后横向滑轨,与前横向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电机;左纵向凹槽下端位于池底左下方,第一电机的转轴与纵轴前端连接,纵轴后部上设有轴承,轴承与后横向滑轨滑动连接,前横向凹槽和后横向凹槽中均设有链条,水池左侧壁中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2个齿轮分别与2个链条连接,第一电机与前横向凹槽中的链条固定连接,轴承与后横向凹槽中的链条固定连接,轴承与后横向滑轨滑动连接;左纵向凹槽开口处设有竖向盖板,水池的底部左侧设有下纵向凹槽,下纵向凹槽中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与竖向盖板连接,下纵向凹槽上设有伸缩盖板,左纵向凹槽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水泵,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水泵、气缸、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连接。
初始状态时,水池中残留一定量的水,竖向盖板位于下纵向凹槽中,伸缩盖板闭合;
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带动筒状刷洗结构转动,筒状刷洗结构对池底进行清刷;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工作,2条链条带动筒状刷洗结构由左向右移动;
当筒状刷洗结构移动至水池右端时,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工作,2条链条带动筒状刷洗结构由右向左移动;
当筒状刷洗结构第M次到达水池右端时,控制器控制筒状刷洗结构移动至左纵向凹槽中,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停止工作,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洗刷后的池底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水池;
控制器控制气缸带动竖向盖板向上移动,竖向盖板将左纵向凹槽的开口处封闭,同时伸缩盖板向上延伸拉长。
因此,本发明可以在需要清洗时,对水池池底进行清洗,不需要清洗时,自动归位;操作者只需控制控制器即可,不需要搬动机器设备,劳动强度低,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
作为优选,筒状刷洗结构包括圆环形壳体和设于壳体上的若干束刷毛,圆环形壳体上设有延伸筒,延伸筒通过螺钉与纵轴连接。
作为优选,圆环形壳体上设有若干个出气支管,气管一端伸入圆环形壳体中并与各个出气支管连接,气管上设有气泵;圆环形壳体上设有若干个出水支管,水管一端伸入圆环形壳体中并与各个出水支管连接,水管上设有增压泵,控制器分别与气泵和增压泵电连接。
各个出气支管和各个出水支管向池底喷气和喷水,在气流、水流和刷毛的摩擦、击打下,池底的污垢更容易脱离池底,池底被清洗的更干净。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盖板包括水平板和包裹在水平板之外塑料连接片,塑料连接片与池底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和为贵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和为贵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6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