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55896.5 | 申请日: | 2018-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5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罗根;潘立健;潘先乐;潘先龙;彭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申宏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16;B66B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 地址: | 3255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轿厢 电梯井 托板 电梯 安全联动装置 联动保护装置 建筑施工 人货电梯 电梯口 弧形面 停电 保护装置 安全保护系统 技术方案要点 托板上表面 伸出 电梯安全 多组联动 滑动连接 回收装置 向上延伸 依次设置 由上到下 位置处 抵接 托举 救援 脱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属于电梯安全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梯井和滑动连接于电梯井内的轿厢,在轿厢上设置有安全保护系统,电梯井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组联动保护装置,联动保护装置包括多个托板,托板能够伸出电梯井,托板伸出时抵接在轿厢底部并将轿厢托举住,托板上表面具有弧形面,弧形面由托板靠近轿厢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延伸;联动保护装置还包括能够将托板由上至下依次收回电梯井内的回收装置,解决了轿厢在电梯停电并且在卡在两层楼之间时,难以救援轿厢内的人员的问题,达到了使轿厢在电梯停电的情况下能够缓缓落到电梯口位置处,让工作人员能够从电梯口脱离电梯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一旦发生故障,通常是自身的曳引系统出现故障,电梯的轿厢会卡在电梯深井或直接下坠。而一般电梯自身都带有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时启动并将电梯紧急制动,防止电梯下坠,以保护轿厢内人员的安全。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26603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包括若干个铰接在轿厢两侧的第一支杆和若干个铰接在支架内侧的第二支杆,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平行且间隔布置,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张开后能相互卡接且均具有铁磁性;第一支杆与轿厢之间静连接有弹簧,轿厢与第一支杆贴合的部位设有与电源连通的电磁铁,轿厢面上连接第一支杆的部位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第一支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第二支杆与支架之间也静连接有弹簧,支架与第二支杆贴合的部位也设有与电源连通的电磁铁,支架上连接第二支杆的部位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第二支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
上述电梯安全联动装置在电梯发生停电的时候辅助电梯自身的安全保护系统对电梯进行紧急制动,保证电梯不会下坠过深。但是建筑施工人货电梯通常设在未建好的建筑的侧面,有的建筑楼层间距较大,若电梯正好卡在两个楼层之间时,轿厢内的人员难以从电梯门获得救援,使得营救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使轿厢在电梯停电的情况下能够缓缓落到电梯口位置处,让工作人员能够从电梯口脱离电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包括电梯井和滑动连接于电梯井内的轿厢,在轿厢上设置有安全保护系统,电梯井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组联动保护装置,所述联动保护装置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托板,所述托板能够伸出电梯井,所述托板伸出时抵接在轿厢底部并将轿厢托举住,每个联动保护装置的最上端的托板位于每层楼的电梯口位置处;托板上表面具有弧形面,弧形面由托板靠近轿厢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联动保护装置还包括能够将托板由上至下依次收回电梯井内的回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电梯发生停电事故的时候,安全保护系统对轿厢进行紧急制动,防止轿厢下坠,托板从电梯井中伸出,将轿厢托举住,然后安全保护系统暂时放松对轿厢的控制,托板由回收装置由上至下依次收回电梯井内,轿厢在托板回收的过程中沿弧形面不断缓缓下降,当轿厢落到电梯口时一组托板刚好回收完毕,将电梯门打开后即可救出轿厢内的人员,既能够顺利地救出轿厢内的人员,在轿厢下降的同时也不会使轿厢猛地下落导致轿厢内部人员受伤。
较佳的,所述托板成对设置,每对托板对称设置在电梯井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成对设置的托板能够在轿厢底部两侧同时托住轿厢,两个成对设置的托板一起缓缓撤回能够使轿厢更加稳定地下落,减少电梯二次失事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申宏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申宏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5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