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屋面板、交通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5000.3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华;唐立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能晖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2 | 分类号: | H02S20/22;H02S10/40;H02S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发电单元 压条 支撑部件 光伏组件 光伏系统 交通工具 屋面板 光电转换面 光伏 变形 支撑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屋面板、交通工具,涉及光伏领域,可使光伏发电单元、和支撑部件、压条固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避免光伏发电单元变形。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发电单元,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非光电转换面连接、且用于支撑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支撑部件,以及压条;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边缘夹设在所述压条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且所述压条与所述支撑部件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屋面板、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舒适的建筑及交通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采暖、空调等的能耗日益增长,因此,建筑节能及交通工具节能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建筑及交通工具发展的趋势。建筑屋面及交通工具上光能资源的利用,可以为建筑及交通工具提供清洁的电力能源。
目前,通常是利用背胶直接将光伏发电单元的背光面与金属屋面或车顶粘结在一起形成光伏装置。当遇到强风天气时,容易造成局部开胶,并导致光伏发电单元变形,甚至光伏发电单元被风吹起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人员伤亡。此外,线缆通常固定连接在光伏发电单元背离金属屋面或车顶的一侧,并暴露于光伏装置的外部,影响光伏装置的外观;与光伏发电单元电连接的线缆因随意放置、暴露于光伏装置的外部,导致易老化、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发电单元容易局部开胶、易变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系统、屋面板及交通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发电单元,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非光电转换面连接、且用于支撑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支撑部件,以及压条;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边缘夹设在所述压条与所述支撑部件之间,且所述压条与所述支撑部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超出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边缘的固定部,所述压条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端部连接、并沿所述光伏发电单元指向所述支撑部件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加强连接部,所述加强连接部用于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加强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部件至少包括一个镂空区域,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非光电转换面与所述支撑部件的非镂空区域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辅助支撑部件,所述辅助支撑部件与所述支撑部件背离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一侧固定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与所述压条之间的缓冲部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光伏组件、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电连接的线缆、以及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支撑部件背离光伏发电单元一侧的槽体;其中,所述线缆的第一端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放置于所述槽体的线缆放置部中。
可选的,所述槽体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线缆放置部的靠近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的边沿,沿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的非光电转换面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槽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引线孔,所述线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引线孔放置于所述线缆放置部中。
可选的,还包括转接加强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转接加强部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转接加强部上设有第二引线孔,所述线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引线孔放置于所述线缆放置部中;或者,所述转接加强部、所述光伏组件、所述槽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线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间隙放置于所述线缆放置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能晖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汉能晖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5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