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医用电极的磁场辅助激光加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4502.4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4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李瑶瑶;张陈应;刘韶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生物医用 金属电极 微针阵列 铜片 弹性体外壳 磁场辅助 激光加工 汽化 熔化 被照射区域 光纤激光器 导电银胶 导线穿过 激光振镜 聚焦透镜 铜片表面 医用胶布 激光束 铜片夹 芯表面 氧化层 电镀 醇洗 镀层 酸洗 粘接 去除 聚焦 | ||
一种生物医用电极的磁场辅助激光加工的方法,涉及一种生物医用电极。选用铜片作为电极的材料,将铜片夹紧在工作台上,由光纤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依次透过激光振镜和聚焦透镜聚焦在铜片的表面,被照射区域的材料将会熔化或汽化,形成重铸现象,重铸过程后,铜片表面形成微针阵列,后对铜片进行酸洗和醇洗,去除氧化层和杂质,最后在金属电极芯表面电镀Ag/AgCl镀层,即得到表面具有微针阵列的金属电极芯;将导线与金属电极芯通过导电银胶相粘接,再将导线穿过弹性体外壳;将医用胶布粘在弹性体外壳两侧,最终形成具有微针阵列的生物医用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用电极,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医用电极的磁场辅助激光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的器官和组织在生命活动中存在一类很重要的物理化学变化,它包括电位和极性变化,即为生物电,这是生物活体组织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中,很重视生物电的采集和测量,而电极系统作为生物电采集系统的最前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作用,影响着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目前的生物电采集设备一般使用湿式凝胶电极和金属板式电极:湿式凝胶电极因其噪声小、测量精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心电和脑电等医学检测和科学研究中;金属板式电极测量的信号精度虽不及湿式凝胶电极,但因使用方便,能长时间重复使用而被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当中。但以上两种电极也各有不足,湿式凝胶电极在测量之前,必须对测量部位进行去除角质层处理,之后还需要涂抹导电凝胶,以达到降低阻抗的目的。这种方法采集生物电因为需要大量的时间用于准备工作,所以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其次,导电凝胶的性能也会随着采集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导致采集到的生物电信号出现失真,影响采集质量。最后,导电凝胶还可能会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使被测对象产生不适。干式电极的测量精度极易受到来自于运动和汗液的干扰,而在便携式设备的使用环境又无法避免这两种干扰,因此测量到的噪声很大,信号精度不高。
随着近几年微电子技术、微纳科学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干电极生物电采集技术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干电极生物电测量技术克服了湿电极需要除去角质层和涂抹导电胶的弊端,其采用干电极表面的微针刺破皮肤表面具有高阻抗的角质层,以获得更小的接触阻抗和更加稳定的测量性能。磁场改善了熔覆涂层的晶体结构完整性,促进了激光熔池中的传质过程,易于金属元素扩散和金属固溶体形成。外加磁场能加快激光熔覆熔池内液态金属的流动,冲刷或熔断凝固前沿已形成的晶粒,利于柱状晶和树枝晶向等轴晶转变以及细小等轴晶形成,有助于熔覆涂层综合性能提高,以改善微针阵列表面质量,降低其阻抗,提高与皮肤的贴合强度,获得更稳定的测量性能。例如:方红兆等人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电极片(中国专利CN205514591U),这种电极片需加热才能实现与人体皮肤的有效结合,且只能一次性使用,使用效率较低。王玲等人公开了一种医用电极片(中国专利CN206355439U),这种电极片设置有PET底膜及泡沫垫层将会影响电极对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因此,利用磁场辅助激光加工的生物医用电极对生物电的采集和测量工作来说拥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生物电采集与测量过程中,传统激光加工出来的电极其表面质量较差和影响测量稳定性等问题,提供一种生物医用电极的磁场辅助激光加工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生物医用电极,所述生物医用电极设有金属电极芯、导电银胶、弹性体外壳、医用胶布和导线;所述金属电极芯设在弹性体外壳内部,所述导线从弹性体外壳中穿过并与电极片通过导电银胶相粘接;所述医用胶布粘在弹性体外壳两侧。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铜片作为电极的材料,将铜片夹紧在工作台上,由光纤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依次透过激光振镜和聚焦透镜聚焦在铜片的表面,被照射区域的材料将会熔化或汽化,形成重铸现象,重铸过程后,铜片表面形成微针阵列,后对铜片进行酸洗和醇洗,去除氧化层和杂质,最后在金属电极芯表面电镀Ag/AgCl镀层,即得到表面具有微针阵列的金属电极芯;
2)将导线与金属电极芯通过导电银胶相粘接,再将导线穿过弹性体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