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信息的获取方法及指纹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4363.5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7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曹华俊;袁亮;蒋洪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信息 获取 方法 指纹识别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学指纹识别的终端显示屏扫描方法,用于提高光学指纹识别性能。本申请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终端屏幕上的启动操作,获取第一向量集合,所述第一向量集合中包括A个相互正交或相互准正交的数据向量,每个所述数据向量中包括多个数据元素,所述A为大于1的整数;依次使用每个所述数据向量中的数据元素控制指纹识别区域内的最小像素单元发光,直至完成对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所有的最小像素单元的控制发光,以获取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对应的第二向量集合,所述第二向量集合中携带有指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向量集合解调所述第二向量集合,以得到所述指纹识别区域内所有的指纹信息。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0月2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996402.5、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光学指纹识别的终端显示屏扫描方法及相关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学指纹识别的指纹信息的获取方法及指纹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涉及众多技术研究领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目前,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包括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技术和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目前在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在内的各类终端设备中,大多数采用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
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中将在终端显示屏内集成光电检测器(photo detector,PD)等置于显示内部,或者,置于显示屏下方。将终端显示屏像素点的自发光作为光源对手指进行照射,PD接收手指表面反射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一步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指纹信息。
由于像素点光线之间会相互干扰,称之为余辉干扰,因此,在PD接收到的光信号中会存在干扰信号,获取得到的指纹信息的准确性较低,影响指纹识别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信息的获取方法,包括:首先,若检测到终端屏幕上的启动操作,获取第一向量集合,该第一向量集合中包括A个(A大于或等于2)相互正交或者相互准正交的数据向量,每个数据向量中包括多个数据元素;其次,依次使用每个数据向量中的数据元素控制指纹识别区域内的最小像素单元发光,直到完成对指纹识别区域内所有的最小像素单元的控制发光,以获取指纹区域内对应的第二向量集合,该第二向量集合中携带有指纹信息;最终,利用第一向量集合解调第二向量集合,以得到该指纹识别区域内所有的指纹信息。
其中,向量相互正交是指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对于两个不同的向量,两个向量之间的内积为0;(2)对于任意一个向量,该向量自身的内积不为0,这两个条件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1)Wi*Wj=0.i≠j;
(2)Wi*Wj=A,i=j;
其中,W表示向量,下标i、j用于指示向量的编号。
向量相互准正交是指在上述条件(2)满足的基础上,条件(1)中的两个向量的内积为接近于0的一个非常小的数(可以是正数或者负数),例如,0.1,-0.05之类的数,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可以根据对精度的要求设计具体的值,这里并不赘述。
相互正交或者相互准正交的向量构造为现有技术,例如,简单的可以将向量的一些元素设置成一定数量的0来实现正交,例如,假设有三个向量,一个向量可以是{1,0,0,0},另一个是{0,1,0,0},第三个是{0,0,0,1}。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已知或未知的各种算法来构造更复杂相互正交的向量,例如,Patric Ostergard提出的模拟退火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