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最小缓冲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54167.8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余斌;赵怀宝;刘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最小 缓冲 厚度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缓冲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测算获得土石中值粒径D、土石颗粒不均匀系数Cu和土石缓冲层密实度S;b、计算土石缓冲层密实度S;c、根据土石的特征参数计算土石缓冲层弹性模量M;d、测算获得冲击物弹性模量M1,计算综合弹性模量E;e、估量冲击物动能Ek和冲击夹角θ,计算作用在土石缓冲层上的冲击力F;f、根据冲击力F和土石缓冲层弹性模量M,计算土石缓冲层最小厚度H。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土石缓冲层最小厚度的极限值,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小于该极限值所引起的防护失效,而且减小了大于该极限值所造成的工程和造价上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防灾减灾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崩塌、落石防治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最小缓冲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崩塌、落石是一种发生在山区或公路边坡的自然现象。崩塌、落石发生后,巨大的石块滚落到山坡下或路边,对附近的居民住房、工厂等建筑设施,或公路等,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为了减缓冲击力的影响,采取土石缓冲层进行有效的防护就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最为经济适用的缓冲层就是由石块、砂石、土等材料组成,由其中一种或多种组成,因此不同的土石缓冲层的颗粒粒径具有不同的缓冲效果,而缓冲效果可以由缓冲层的弹性模量表达。
目前国内外对土石缓冲层弹性模量的研究结果相近,给出了不同土石类型的弹性模量范围。但仅仅给出了弹性模量的范围,并没有给出土石缓冲层的厚度:缓冲层厚度太小,不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护失效;缓冲层厚度太大,虽然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护有效,但太浪费,不经济。即土石缓冲层存在一个最小的厚度:小于该最小厚度,土石缓冲层不能达到缓冲作用和效果;大于该最小厚度,土石缓冲层也不会增加其缓冲作用和效果,增加的厚度是多余的。因此能满足缓冲效果的土石缓冲层的最小厚度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公开号为CN 104360389A,公开日为2015年02月18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弹性模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测井参数和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根据所述测井参数和所述岩石物性参数,结合预先建立的孔隙裂缝衰减模型计算高频下的岩石弹性模量;根据所述高频下的岩石弹性模量,结合预先建立的自洽模型,计算岩石的高频基质弹性模量;利用所述岩石的高频基质弹性模量,结合所述孔隙裂缝衰减模型,计算任意频率下的饱和岩石弹性模量。该专利文献公开的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弹性模量计算方法,针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的特点,利用建立的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物理模型,如:孔隙裂缝衰减模型和自洽模型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分析,得到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弹性模量。但是,没有给出缓冲层的厚度;缓冲层厚度太小,不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护失效;缓冲层厚度太大,虽然能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护有效,但浪费大,经济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最小缓冲层厚度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土石缓冲层最小厚度的极限值,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小于该极限值所引起的防护失效,而且减小了大于该极限值所造成的工程和造价上的浪费,极大的提高了防灾减灾适用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最小缓冲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测算获得土石缓冲层颗粒特征参数,包括土石中值粒径D、土石颗粒不均匀系数Cu和土石缓冲层密实度S,土石中值粒径D指土石颗粒中重量百分数为50%的颗粒粒径,单位mm;土石颗粒不均匀系数Cu通过式1计算;
Cu=D60/D10 式1
式中,D60为土石颗粒中重量百分数为60%的颗粒粒径,单位mm;D10为土石颗粒中重量百分数为10%的颗粒粒径,单位mm;
b、通过式2计算土石缓冲层密实度S;
S=Vm/V 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