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54070.7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3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丁希罕;金明钢;王瑞奔;叶枭;韩改格;刘其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及其 装配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用于装配电芯的支架,用于容纳支架的电池外壳,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腔,以及固定在容纳腔上部的上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板片状的电芯竖向放置在容纳腔中,并横向依次叠放,每个电芯上端部的极耳固定在上盖上,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被至少一根封闭的压紧带压紧,使容纳腔的侧壁对电芯压紧的方向与电芯叠放的方向一致,所述容纳腔为底部封闭的盒状腔体,其侧壁包括两个相对布置且具有可轻微变形部位的薄壁,薄壁与电芯之间设有组合板,所述压紧带与薄壁之间设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被压紧带压紧,使薄壁的可轻微变形部位由外凸变为内凹后紧贴组合板,以压紧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板由与电芯紧贴的塑料板和与薄壁紧贴的金属板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上设有凹腔和将凹腔围在中央的周向挡缘,所述凹腔底壁的外表面贴合可轻微变形部位,薄壁外侧设有两个横向布置的连接柱,所述周向挡缘上开有两个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通孔将周向挡缘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限位,所述压紧带为塑料件,且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柱上下两侧,使压紧板压紧薄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容纳腔与上盖均为塑料件,所述上盖被一支撑板一分为二,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串联连接板组成的串联区以及并联连接板和串联连接板组成的混联区,所述串联区内有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串联连接板,所述混联区内设有交替且并排布置的串联连接板和并联连接板,所述并联连接板位于混联区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连接板和并联连接板上均设有用于限位极耳的通槽,所述串联连接板一端插接在支撑板上,另一端与上盖铆接;所述并联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间隙布置的插件和连接部连接在支撑板上,另一端与上盖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用于容纳支架的壳主体以及盖体,所述容纳腔的下部设有多个插槽,所述壳主体内设有多个插板,所述插板与插槽插接,所述支架和壳主体通过密封胶实现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内设有多个筋板围成的槽体,所述槽体位于壳主体与支架的连接处,所述槽体用于容纳密封胶,所述插板间隔布置在槽体上,每两个插板之间还设有上小下大的凸块,所述插槽间隔布置在支架下部,每两个插槽之间设有上大下小的凸出件,凸块与凸出件相抵,使壳主体与支架间隙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处盖有橡胶阀帽,一开有通气孔的通气盖片位于橡胶阀帽上部,用于排出气体。
9.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多个板片状的电芯和两个组合板放置在容纳腔中,其中,电芯的极耳朝上、板片状表面朝向容纳腔上具有可轻微变形部位的薄壁,并沿横向依次叠放,组合板置于薄壁与电芯之间;
步骤2,两个具有凹腔的压紧板分别套设在位于容纳腔外侧的支撑柱上,并靠近所述薄壁,支撑柱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自封闭的压紧带,压紧带与压紧板紧配合,使压紧板凹腔底壁的外表面紧贴可轻微变形部位,可轻微变形部位由外凸变为内凹后紧贴组合板,使组合板与电芯紧配;
步骤3,将上盖固定在容纳腔上部,电芯的极耳穿过通槽后弯折,以固定在上盖上,完成支架的装配;
步骤4,将装配好的支架放入壳主体中,使多个位于壳主体中的槽体上的插板与多个位于容纳腔下部的插槽一一插接,以及位于插板之间的凸块与位于插槽之间的凸出件彼此相抵;
步骤5,向壳主体中的槽体中灌入密封胶,使支架与壳主体固定连接,而后将盖体与壳主体固定连接,完成锂离子电池的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带对压紧板单位面积施加的压力为20~30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0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柔性陶瓷/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