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通道纳米流体强化换热试验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3605.9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闫素英;王峰;马瑞;王兴;高世杰;田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B82Y15/00;B82Y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魏振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纳米 流体 强化 试验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纳米流体强化换热试验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微通道盒组和微通道换热模块;(S2)布置数据测量分析组的水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S3)将流体供给控制组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微通道盒组的流体入口连通,并将所述微通道盒组的流体出口与集液罐的流体入口连通;(S4)利用数据测量分析组检测进入和流出所述微通道盒组的纳米流体的水压、温度、流量、以及所述微通道盒组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分析。微通道盒组的不同微通道换热模块,可以事前将被测微通道换热模块安装在上盖板两肋片间和下底板两肋片间,然后拼装微通道盒组,减小微小结构在微小空间内组装的不便和因组装带来的系统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微通道纳米流体强化换热试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机械等领域都朝着小型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考虑热质传递过程的尺度微细化、结构与条件复杂化等效应,微通道的研究开发成为当今的热点。纳米流体对微通道换热的影响,微通道结构对其换热效果的影响等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人们已经对不同纳米流体对不同微通道结构和尺寸的换热效率、换热量的影响进行了广泛了研究。但是由于微通道尺寸小,需要的连接传质、控温、控流、检测和分析装置多,在实验过程中,针对不同种类、不同颗粒直径的纳米流体、微通道的结构和尺寸,以及纳米流体的流速、温度、浓度等参数的研究,要反复拆装传质、控温、控流、检测和分析装置,给实验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便,增加了实验条件的不确定因素,使研究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严重地影响了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
微通道测试在以往的试验中都是通过刻蚀和压制粘连的方法制备成单个体积很小的一体化的微通道组件(还带有其他复杂的连接和密封结构),只能用于一个微通道结构的不同试验条件的试验验证。如果要反复测量或更换核心微通道模块,需要很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纳米流体强化化热试验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通道纳米流体强化换热试验测试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S1)组装微通道盒组和微通道换热模块;所述微通道盒组包括上盖板、下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按照如下步骤组装所述微通道盒组和所述微通道换热模块:
(S1-1)首先将所述上盖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微通道换热模块组装在一起;
所述上盖板的下底面有左上肋片和右上肋片;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有左下肋片和右下肋片,所述左上肋片位于左下肋片的正上方,所述右上肋片位于右下肋片的正上方;所述左上肋片和所述右上肋片呈倒凹形结构,所述左下肋片和所述右下肋片呈上凸形结构;所述左上肋片的所述倒凹形结构与所述左下肋片的上凸形结构凹凸配合、以及所述右上肋片的所述倒凹形结构与所述右下肋片的上凸形结构凹凸配合,分别形成高度为1-2mm的微通道结构左固定缝隙和微通道结构右固定缝隙;
将所述微通道换热模块的微通道结构的左端紧配合安装在所述微通道结构左固定缝隙内,并将所述微通道结构的右端紧配合安装在所述微通道结构右固定缝隙内;
(S1-2)将所述左侧板液封粘合在所述下底板的左侧端面上,并且将所述左侧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盖板的下底面可拆卸液封连接;将所述右侧板液封粘合在所述下底板的右侧端面上,并且将所述右侧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盖板的下底面可拆卸液封连接;将所述前侧板液封粘合在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盖板的前侧端面上,将所述后侧板液封粘合在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盖板的后侧端面上;所述下底板的上表面有左下肋片和右下肋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3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