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基紫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3553.5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田芳;侯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34;C02F101/30;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紫染料 废水 焦炭 甲基紫 吸附剂 常温常压 活化处理 染料废水 染料污水 水浴方式 紫外分光 研磨 有效地 振荡 水浴 加热 去除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紫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涉及染料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将焦炭在60‑80℃水浴中加热60‑80min,干燥后研磨至100‑140目;调整甲基紫染料废水的pH为5.5‑6.5;向调整pH后的甲基紫染料废水中加入吸附剂,振荡30‑40min后,静置70‑100min;甲基紫染料废水的浓度为2‑4 mg∕L;本发明在常温常压下,采用温和的水浴方式对焦炭进行微活化处理,方法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将处理后的焦炭进行作为吸附剂,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甲基紫,经过本方法,废水中甲基紫浓度小于1μg/L,可见紫外分光广度计检测不出;对于处理染料废水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料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基紫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物含量高、高色度、高毒性以及水质复杂是印染废水的特点,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已经有很多种有机染料的去除方法,如化学混凝法、生化法、电化学法、氧化法、生物处理法、吸附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去除效率不高、成本昂贵以及材料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等,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在这些方法中吸附法工艺最简单,成本消耗最低,因而被最广泛应用,是目前用于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因此,大量新型的吸附剂也陆续出现,如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羟基磷灰石、稀土金属氧化物、分子筛等。但现有的吸附剂存在制造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吸附量低等缺点,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吸附法是吸附剂在废水中对染料进行吸附处理的过程,包括吸附、离子交换等,因其有效、方便、稳定而被广泛应用,吸附性能受染料种类、水溶性、分子量结构和吸附剂比表面积、表面极性、微孔结构、温度、pH和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吸附法主要有膨润土吸附、活性炭吸附、活性焦吸附等。活性焦是以褐煤为主要原料研制出的一种具有吸附剂和催化剂双重性能的颗粒状材料。它是一种多孔含碳物质,具有微晶结构,孔径分布范围较广,其丰富的孔道结构它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但褐煤活性焦,结构比较疏松,硬度较小,再生流失严重,而且他对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效果不尽人意;此外,膨润土、粉煤灰等吸附的成本方法较低,但对染料的吸附较慢、容量小,。
甲基紫是一种三苯甲烷类碱性阳离子染料,被这类阳离子染料污染的工业废水,往往具有色度深、毒性强、难降解、pH波动大、组分浓度高等特点,同时染料的颜色能抑制阳光在水中的透射,降低光合作用,从而破坏水中的生态平衡,引起环境问题。甚至某些染料是致癌和致突变的。煤焦中孔和大孔结构发达、硬度高、成本低、洁净而环保,易再生,是吸附高分子(大分子)有机颜料的很好吸附脱色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甲基紫染料废水具有有效净化处理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甲基紫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吸附剂处理:将焦炭在60-80℃水浴中加热60-80min,干燥后研磨至100-140目;
b)调整甲基紫染料废水的pH为5.5-6.5;
c)振荡:向调整pH后的甲基紫染料废水中加入吸附剂,每50-60ml甲基紫染料废水中加入吸附剂1g;振荡30-40min后,静置70-100min;所述的甲基紫染料废水的浓度为2-4 mg∕L。
优选的,所述的水浴的温度为70℃。
优选的,所述的在水浴中加热的时间为70min。
优选的,所述的焦炭为刚生产出的新鲜焦炭。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剂处理过程中将干燥后的焦炭研磨至140目。
优选的,所述的调整有甲基紫料废水的pH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师范学院,未经太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3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