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加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3536.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汪凤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倍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机构 自动加泥 成型机 进料口 丝杠 切料机构 装置本体 喂料口 加泥 操作工 泥块 切料 切割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进料口、丝杠伺服机构、切料机构和喂料口,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前面设置有丝杠伺服机构,所述丝杠伺服机构的前面设置有切料机构,所述切料的机构的前面设置有喂料口。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加泥装置,提高了加泥效率高,每班只需投三到四次泥块,设备即可自动对成型机进行加泥,一个工人可同时对10条成型机进行操作,原每台成型机需配置1名操作工,现在只要一个就够了,而且切割长度均匀、废品率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加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行业对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生产烧结保温空心砌块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机械生产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设备,目前大规模使用的烧结保温空心砌块的制备工艺中,一般需要先用挤出成型机将原料挤成连续的泥条,再由切条机将连续的泥条切成定尺长度的条块并输送至切坯机,最终由切坯机切成定尺长的砌块坯。
显然对于这种现行的方法来说,加泥线加泥口加泥主要靠人工将泥块分割好,再人工一块一块地放入成型机喂料口,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工切坯机还存在着切割长度不均、废品率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的加泥线加泥口加泥主要靠人工将泥块分割好,再人工一块一块地放入成型机喂料口,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工切坯机还存在着切割长度不均、废品率较高等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加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加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进料口、丝杠伺服机构、切料机构和喂料口,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前面设置有丝杠伺服机构,所述丝杠伺服机构的前面设置有切料机构,所述切料的机构的前面设置有喂料口。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切料机构包括钢丝机构,所述钢丝机构连接有无杆气缸,所述钢丝机构的前面设置有压料气缸。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钢丝机构包括固定架和钢丝,所述钢丝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位于压料气缸的一侧,通过钢丝对泥块切割。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丝杠伺服机构上设置有推料板。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丝杆伺服机构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连接有伺服电机。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加泥装置,通过伺服机构推动整块泥往前推一个泥条的距离,压料气缸将泥块压住,钢丝机构上的钢丝作为切刀,无杆气缸带动钢丝机构将泥块从上往下切下一个泥条,泥条自动落入成型机的喂料口,一个泥块切完后,伺服电机带动移动平台将下一个泥块移动到待切工位继续切泥条。本发明的所提供的一种自动加泥装置本,提高了加泥效率高,每班只需投三到四次泥块,设备即可自动对成型机进行加泥,一个工人可同时对10条成型机进行操作,原每台成型机需配置1名操作工,现在只要一个就够了,而且切割长度均匀、废品率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加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喂料口,3-无杆气缸,4-钢丝,5-固定架,6-丝杠伺服机构,7-进料口,8-压料气缸,9-泥块,10-推料板,11-移动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倍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倍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3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