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牲畜身份的移动轨迹监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1830.9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5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玲;张腾飞;卫燕峻;黄杜立;兰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睿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17/00;H04W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 11553 | 代理人: | 梁朝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牲畜 身份 移动 轨迹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规模化养殖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牲畜身份的移动轨迹监测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接收牲畜活动空间中摄像装置发送的视频图像和电子标签阅读器发送的标签信息;标签信息包括电子标签号、电子标签号被识别时的时间以及电子标签阅读器信息一一对应的信息集合,电子标签阅读器信息包括电子标签阅读器的身份信息或地理位置信息;根据视频图像获取视频图像中每个牲畜的个体移动轨迹信息形成轨迹信息集;根据标签信息和轨迹信息集为电子标签号匹配与其对应的个体移动轨迹信息。本发明能够实现基于养殖场实际标记牲畜个体的移动轨迹监测,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监测过程不会对牲畜造成任何的应激,实现了科学化、个体化的养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规模化养殖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牲畜身份的移动轨迹监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我国肉类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畜牧养殖也从散户养殖向着规模化养殖转变。规模化养殖场存栏牲畜数目庞大。如何有效识别牲畜的数目、身份、行为和所在位置,成为制约规模化效率养殖的关键。
目前的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主要依靠纸张、电脑或手机App记录牲畜的数目、身份、行为和所在位置,信息录入过程有赖于人工的手动记录。手工记录信息的方式,很有可能造成无意的错漏,当规模较大时工作任务繁重,人手成本增加,养殖场付出大量的养殖成本,却只能获得所养牲畜粗略的、滞后的统计信息,也由于无法实时了解动物身份和行为,养殖场不能对管理手段和养殖测量的有效性得到及时反馈,因此难以真正提高养殖水平;
部分先进的养殖场则采用了电子饲喂站的形式来确认牲畜的数目、身份和采食情况。电子饲喂站是一个只允许单头牲畜进入食料的封闭空间,动物进入电子饲喂站闸门时,闸门阅读器会阅读佩戴在动物上的电子标签,从而获知进入电子饲喂站动物的身份,称重传感器则会记录牲畜的体重和饲料槽剩余量以记录牲畜生长和进食情况。
如公告号为CN101507418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群养母猪的方法及系统”,包括一套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母猪群养系统,该系统内设置一存储有所养母猪的身份编码信息、生理数据、饲养配方、饲喂控制方式及数理统计数据库的远程中央管理计算机和根据群养规模设置的管控工作站,管控工作站内设有若干个饲喂站、公猪站、休息区和隔离区。当配载有射频耳牌的母猪进入饲喂站,饲喂站内的射频信息采集装置立刻将进入饲喂站母猪身份信息发送给远程中央管理计算机,远程中央管理计算机继而发出控制指令,让母猪按照系统的程序完成采食,离开饲喂站,进入休息区或隔离区。上述设计能对群养母猪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母猪的最佳体况和减少饲料浪费,按需分配,群体一致性好。然饲喂站实际使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饲喂站购置成本高昂且占地面积大,另一方面动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会自发进入饲喂站进行采食,这无疑是提高了饲喂站的使用门槛;此外,也是由于饲喂站一次仅供一只动物进入采食的技术原因,使得采集动物集群养殖数据的时间大大加长,此外,当动物不处于饲喂站时,无法采集动物的行为状态,可见,饲喂站采集数据的丰富性和实时性十分有限,因此无法满足规模化养殖场充分管理需求,无法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帮助自动识别和追踪牲畜身份、行为和所在位置的基于牲畜身份的移动轨迹监测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牲畜身份的移动轨迹监测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接收牲畜活动空间中摄像装置发送的视频图像和电子标签阅读器发送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电子标签号、电子标签号被识别时的时间以及电子标签阅读器信息一一对应的信息集合;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信息包括所述电子标签阅读器的身份信息或地理位置信息;
S20:根据所述视频图像获取所述视频图像中每个牲畜的个体移动轨迹信息形成轨迹信息集;
S30: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和所述轨迹信息集为所述电子标签号匹配与其对应的所述个体移动轨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睿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睿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