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1472.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谌喜华;马智民;杨凤生;钟习九;刘强;孙正祥;石世荣;王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7 | 分类号: | E04G1/17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14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架 立架 模块化组装 找正 预埋件 组装 混凝土连接 工作效率 施工成本 固定梁 框架梁 支撑梁 节约 施工 | ||
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包括基础,所述基础由混凝土连接预埋件组成,所述基础通过预埋件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框架梁、支撑梁和固定梁。本发明的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可快速高效的进行井架立架的模块化组装找正,加快井架立架组装找正的速度,提高井架立架组装找正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用的施工平台,具体是一种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
技术背景
传统的井架立架施工横向组装,用吊车吊成竖向然后进行连接。即先将两根立柱横向进行放置,连接立柱间水平横梁及支撑并找正,再垂直安装立柱上方连接梁及支撑,最后再横向安装两根立柱及立柱间横梁与支撑,使其形成框架结构,调整找正后用吊车吊装到安装位置。这种安装的弊端是:1、需要多次进行测量调整,尺寸控制难度大,同时在框架找正紧固前需要较多的管材进行支撑。2、整体组装找正完成后,吊装立架横向翻转成竖向时易出现结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良好的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包括基础,所述基础由混凝土连接预埋件组成,所述基础通过预埋件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框架梁、支撑梁和固定梁。
其进一步是:所述基础的混凝土埋于地下并露出地面100mm,所述基础的混凝土的尺寸为3066mm×3066mm×600mm。
所述基础采用C25混凝土。
所述预埋件由钢板和若干螺纹钢筋组成,所述螺纹钢筋竖直的焊接在钢板上,相邻的所述螺纹钢筋间隔相同。
所述钢板的尺寸为2066mm×2066mm×20mm,所述螺纹钢筋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360mm和25mm,所述螺纹钢筋的间隔为415mm。
所述平台由若干框架梁围成框架,所述框架梁之间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框架梁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下部与预埋件焊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梁上部设有和立架连接板配合使用的螺栓孔。
所述框架梁、支撑梁和固定梁的材料型号为HW309×306×10×14。
所述固定梁包括外框梁和内梁,所述外框梁围成方形,所述内梁连接相对的外框梁。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的使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a、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制作前,根据立架安装位置和吊车旋转半径定出平台的中心,使用经纬仪根据立架的外形尺寸,进行井架立架模块化组装平台的基准线施工。
b、施工4个基础,根据图纸尺寸确定基础的位置和形状,浇筑混凝土,使基础上平面水平度和标高符合组装平台布置要求,将预埋件置于浇筑后的混凝土上方,螺纹钢筋插入混凝土内。
c、组装平台,将四根框架梁、两根支撑梁和四个固定梁组成平台的整体框架,并使用高强螺栓连接紧固,在基础上进行操平找正后与基础预埋板焊接。
d、组装立架,将井架第二层立柱下端使用螺栓与固定梁位置上固定孔进行连接紧固后测量中心线以及对角线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安装连接横梁,直接找正立柱上端尺寸以及立柱垂直度,找正完成后,进行整体紧固,并使用钢管、型钢进行固定。
e、井架最底部的立架立柱用吊车吊装到井架安装位置上,找正后安装底部段横梁和斜支撑。
f、使用吊车直接将井架的第二层立架吊装至井口位置与底部对接安装,然后在组合平台上继续组装立架第三层及以上部分,每组装立架一段就吊装到井口与井架安装找正好的下段进行连接找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建筑工程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电梯井爬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