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1359.3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干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3/04;A61M37/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冯建基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降脂减肥 热敷 黄芪 决明子 紫苏叶 白术 独活 荷叶 泽泻 制备 协同增效作用 生产成本低 临床试验 透皮吸收 制备工艺 治疗肥胖 重量份 配伍 验证 反弹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决明子5‑30份、荷叶8‑20份、白术5‑30份、泽泻5‑20份、独活5‑15份、紫苏叶5‑15份、黄芪5‑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决明子、荷叶、白术、泽泻、独活、紫苏叶、黄芪特定比例进行配伍,协同增效作用增强,经临床试验验证,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肥胖有很好的疗效,具有透皮吸收好、疗效显著、安全且不反弹的特点。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陷入肥胖的烦恼,并且有逐年增多和年轻化的倾向。肥胖主要是由于人体的营养物质较多,机体无法将热量全部消耗,从而堆积使得体内脂肪过多而导致的结果。肥胖不仅影响人类的体型和活动,而且能够诱导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及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对肥胖予以相关治疗意义显著。
目前,临床上一般予以运动、控制饮食量以及药物等进行治疗,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研究发现运动与控制饮食量对患者的依从性较高,而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疗效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不仅不良反应小,而且反弹率低,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皮吸收好、疗效显著、安全且不反弹的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决明子5-30份、荷叶8-20份、白术5-30份、泽泻5-20份、独活5-15份、紫苏叶5-15份、黄芪5-10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决明子10-30份、荷叶10-15份、白术10-25份、泽泻10-20份、独活10-15份、紫苏叶5-15份、黄芪5-10份。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决明子20份、荷叶15份、白术15份、泽泻10份、独活12份、紫苏叶10份、黄芪8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称取晒干后的各原料,粉碎至60-100目。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称取晒干后的各原料,粉碎至80目。
本发明的降脂减肥的热敷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将制得的中药组合物装入无纺布袋内,封装后置于可通电加热的电热毯袋内。将电热毯插上电源,然后将内置有药包的电热毯袋放置在使用者的肚脐正上方(即神阙穴),电热毯袋的温度范围为40-50℃,热敷时间为30分钟/次。
热敷药包是通过神阙穴采用封闭式外敷法、取外用中草药成份敷于脐处,直接进入人体循环,药物中易挥发成分不易散失,中草药有效成分能渗透肌肤,并通过经络进入细胞,达到腹部脂肪堆及肠内,溶解脂肪细胞与抑制脂肪细胞内脂肪合成,从而达到瘦身的目的。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药量非常少,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且不受消化道生理状态和进食情况的影响。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的功效如下: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始载于《食疗本草》,味苦、涩,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魈、便血崩漏等疾病。荷叶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药材。荷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和生物碱类物质,现代研究表明荷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脂减肥、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干,未经陈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