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0073.3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沙焕焕;邓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焕焕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7/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内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管桩预制时,在混凝土管桩壁中埋入注浆钢管,既作为注浆管,又作为混凝土管桩的配筋,注浆钢管的直径为1‑5cm,数量为2‑8个,呈圆形等间距分布;注浆钢管在混凝土管桩侧和桩端均有螺纹注浆孔,桩侧注浆孔的间距为50‑500cm;在桩底设置直径大于管桩外径1‑30cm的扩大端板,端板在螺纹注浆孔部位留洞,端板与桩身焊接或与嵌入桩身内的钢绞线柔性连接,钢绞线长度为5‑30cm;在端板内设置无线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施工方便,施工效果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桩施工时,注浆管是设置在管桩的内腔或外部,功能单一,性能不很理想;而且普通的静压桩等施工方法,施工复杂,施工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效果好的桩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壁内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
(1)混凝土管桩预制时,在混凝土管桩壁中埋入注浆钢管,既作为注浆管,又作为混凝土管桩的配筋,注浆钢管的直径为1-5cm,数量为2-8个,呈圆形等间距分布;注浆钢管在混凝土管桩侧和桩端均有螺纹注浆孔,桩侧注浆孔的间距为50-500cm;在桩底设置直径大于管桩外径1-30cm的扩大端板,端板在螺纹注浆孔部位留洞,端板与桩身焊接或与嵌入桩身内的钢绞线柔性连接,钢绞线长度为5-30cm;在端板内设置无线压力传感器;
(2)当单桩长度需多节管桩连接时,在相邻二节管桩之间通过设置纺锤形中空钢管将注浆钢管连接,连接管的上下两端小头分别嵌入相邻二节管桩的注浆钢管中并用橡胶垫密封,嵌入长度为3-10cm,中间膨大部分位于相邻二节管桩之间,长度与管桩连接长度相同。
施工管桩可采用静压法或锤击法施工:当采用静压法时,桩顶螺纹注浆孔与外部注浆软管螺纹连接;当采用锤击法时,最上一个桩侧螺纹注浆孔与外部注浆软管螺纹连接;沉桩同时外部注浆设备高压注入混凝土和/或水泥土,由于扩大端板直径大于管桩外径1-30cm,管桩外壁与土体之间产生间隙,浆料通过桩侧注浆孔高压注入间隙时切割土体也可增大间隙,该间隙可减少施工中的摩擦力,方便沉桩;同时间隙中的混凝土和/或水泥土体凝固后强度较高,形成混凝土和/或水泥土与管桩复合桩,增加了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当采用静压法施工且单桩为单节管桩时,桩底设置的扩大端板与嵌入桩身内的钢绞线柔性连接,由于桩侧间隙的存在沉桩完成后静压桩机可轻易抱拔管桩,管桩上拔的同时端板与桩身间由于拉力分离,仅通过钢绞线连接,此时可通过管桩中心空腔向管桩上拔形成的空隙内注入混凝土和/或水泥土,管桩部分或全部上拔结束后将桩顶空腔用钢板封死,再次进行沉桩操作压密混凝土和/或水泥土,形成挤扩混凝土和/或水泥土与管桩复合桩,增加了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发明施工方便,施工效果优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壁内注浆管桩的施工方法,
(1)混凝土管桩预制时,在混凝土管桩壁中埋入注浆钢管,既作为注浆管,又作为混凝土管桩的配筋(既具有注浆功能,又保证了管桩的强度,起到抗折、抗弯、抗压的作用),注浆钢管的直径为1-5cm,数量为2-8个,呈圆形等间距分布;注浆钢管在混凝土管桩侧和桩端均有螺纹注浆孔(既可向下冲压,又可对侧面冲压,进行减摩);桩侧注浆孔的间距为50-500cm;在桩底设置直径大于管桩外径1-30cm的扩大端板(可以是十字形、X形、Y形等异形),端板在螺纹注浆孔部位留洞,端板与桩身焊接或与嵌入桩身内的钢绞线柔性连接,钢绞线长度为5-30cm;在端板内设置无线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焕焕,未经沙焕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0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