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母排对焊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9315.7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庆国;刘泽标;林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3/00 | 分类号: | B23K33/00;B23K3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王文伶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母 对焊 插槽 凸台 产品焊接 拉脱力 插合 焊接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母排对焊结构及方法,所述软母排对焊结构包括第一软母排和第二软母排,所述第一软母排的一端设有插槽,所述第二软母排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插合于所述插槽内。本发明提供的对焊结构能增加软母排对焊时的焊接面积,增大了产品焊接后的拉脱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母排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母排对焊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铜片材从状态上进行细分时,软态铜片材称为软铜排;在现有对软铜排的常规应用中,针对需要将两软铜排焊接在一起的情况,基本上是用焊机将两软铜排的端部直接焊接在一起,但这样焊接的方法会存在以下问题:当采用该焊接结构的软铜排使用在具有强烈震动的电气设施或设备上时,强烈震动会对两软铜排焊接位置造成损坏,甚至出现两软铜排被拉脱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软母排对焊结构及方法,上述对焊结构能增加软母排对焊时的焊接面积,增大了产品焊接后的拉脱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母排对焊结构,包括第一软母排和第二软母排,所述第一软母排的一端设有插槽,所述第二软母排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槽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插合于所述插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母排和第二软母排的插合处通过热压焊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二软母排一端端面的中间,所述插槽设于所述第一软母排一端端面的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母排和第二软母排的形状均为块状且大小相等,所述凸台与所述插槽插合后,所述第一软母排和第二软母排的端面重合,使两者形成一长条状的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形状为前小后大的梯台状,所述插槽的形状为与所述凸台形状配合的前大后小的梯形凹槽。
还提供了一种软母排对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裁切出或准备好第一软母排和第二软母排,
S2、在第一软母排的一端铣出一插槽;
S3、在第二软母排的一端铣出与所述插槽配合的凸台;
S4、通过凸台和插槽的插合,将第一软母排和第二软母排对插在一起;
S5、在凸台和插槽的对插处通过焊机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步骤S1中,裁切出的第一软母排和第二软母排的形状均为块状且大小相等。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用铣床在第一软母排的一端端面中间铣出形状为前大后小的梯形凹槽形成插槽。
进一步的,步骤S3中,用铣床在第二软母排的一端端面中间铣出形状为前小后大成梯台状的凸台。
进一步的,步骤S5中,采用热压焊的方式焊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分别在两软母排上设置相互配合的插槽和凸台,插槽和凸台插合后使两软母排对插在一起,而后在插合处进行焊接,上述的对焊结构,能增加软母排对焊时的焊接面积,增大产品焊接后的拉脱力,使两软母排焊接后更牢固;本发明对焊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且不涉及到额外的机械设备,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软母排对焊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软母排对焊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软母排对焊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9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捣镐头堆焊工艺
- 下一篇:一种重水堆主管道支管接头堆焊修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