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复合海绵制备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9119.X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7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史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金伟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626;C04B35/622;C04B38/00;C01B32/184;C01B32/198;G01N3/08;G01N27/2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海绵 石墨烯 制备 性能测试 碳化纤维 电磁波吸收性能 氮掺杂石墨烯 压缩性能测试 测试 电化学性能 化学领域 实验材料 纳米带 海绵 | ||
1.一种石墨烯复合海绵制备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2)制备石墨烯-碳化纤维复合海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1)废弃的香烟头洗涤干净、烘干后浸泡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取出晾干;
(202)随后将其放入管式炉中以每分钟 5 ℃ 的升温速率升至 900 ℃,加热两小时;
(3)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碳化纤维复合海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将天然棉花洗涤干净、烘干,在模具中与尿素溶液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得到棉花-尿素块状体;
(302)将该块状体在管式炉中,以每分钟 1 ℃的速率升温至 600℃,加热 1 h 后继续以该速率升温至 900℃再加热 1 h,冷却至室温得到氮掺杂石墨烯-碳化纤维复合海绵;
(4)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海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01)将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纳米带以质量比为 1:1 的比例混合在去离子水中,配置成相应的浓度;
(402)将溶液置于烧杯(或任意形状的容器中)中,在冷冻干燥机的冷井中冷冻24 h 以上,随后抽真空冷冻干燥 48 h;
(403)将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海绵从模具中取出,在 90℃水合肼蒸汽中还原 24 h 即可得到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海绵;
(5)将步骤(2)-(4)制备出来的复合海绵进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包括压缩性能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磁波吸收性能测试;其中,复合海绵的压缩性能通过 Instron 5843万能拉伸机进行测试,将石墨烯海绵制备成规则状的圆柱体(或者长方体),测量好直径、高度后放在拉伸机的平台上进行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是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使用,选取铂丝作为对电极,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海绵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电解液为 KCl 溶液或者 KOH 溶液;电磁波吸收性能利用矢量分析仪进行测试,将石墨烯海绵与石蜡按一定质量比列混合于研钵中(石墨烯海绵在混合物中的含量分别为 5%,10%,15%,20%),在 80 oC下加热使得石蜡熔化并灌入石墨烯海绵中,待石蜡冷却后将石墨烯海绵-石蜡复合物放入自制的模具中进行压制,即可得到规格的试验样品,样品放入矢量分析仪的波导管中进行测试即可得到相应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在氩气的保护下,将鳞片石墨在管式炉中1000oC 加热 2 h 以获得膨胀石墨;
(a2)将 7.7 g 膨胀石墨加入 2000 mL 大烧杯中,加入 900 mL 浓 H2SO4、100 mLH3PO4 (硫酸与磷酸的体积比为 9:1)以及 50 g KMnO4,
搅拌后溶液颜色呈现绿色;
(a3)将混合物在 50 ℃水浴中搅拌反应 5 h,溶液颜色逐渐从绿
色变为棕色;
(a4)待反应结束后,将棕色溶液倒入含有 100 mL 双氧水(30%)的 1000 mL 冰水中并搅拌,此时溶液立即变为金黄色;
(a5)静置过夜,随后将上层清液倒掉,下层溶液进行离心处理;
(a6)在 9500 rpm 的转速下,经过 10%稀盐酸洗涤(去除 SO42-以及未反应的石墨)、蒸馏水洗涤直至 pH 约为 5,收集棕色粘稠状产物,即氧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金伟,未经史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91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