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环量控制增升的扑翼式获能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48599.8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0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晶;苏子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B64C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陆惠中;王永伟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口 扑翼 尾缘 环量 获能装置 射流通道 射流装置 升沉运动 交替阀 扑翼式 上通道 下通道 喷出 射流 半圆弧形 外界气流 尾缘表面 依次相连 对称式 气压泵 上翼面 下翼面 附壁 前缘 上翼 升力 下翼 对称 相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环量控制增升的扑翼式获能装置。扑翼具有上翼面、下翼面、前缘和尾缘,尾缘为半圆弧形,上翼面的靠近尾缘处开设上喷口,下翼面的靠近尾缘处开设下喷口,上喷口和下喷口为对称式,上喷口、下喷口与设于扑翼内部的射流装置相连,射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气压泵、管道、交替阀和射流通道,射流通道包括对称的上通道和下通道,分别与上喷口和下喷口相通;当扑翼从最高位置向下做升沉运动、或从最低位置向上做升沉运动时,在交替阀控制下,射流经过下通道从下喷口喷出、或经过上通道从上喷口喷出。射流与外界气流混合后沿着弯曲的半圆形尾缘表面形成附壁效应,可使环量增加,扑翼的升力显著增加,从而提高获能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扑翼获能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环量控制增升的扑翼式获能装置。
背景技术
扑翼是一种模仿鸟类和昆虫飞行,基于仿生学原理设计制造的新型飞行器类型的重要结构。该类飞行器与固定翼和旋翼飞行相比,具有的独特优点如下:可原地或小场地起飞,极好的飞行机动性和空中悬停性能,以及飞行费用低廉,它将举升、悬停和推进功能集于扑翼系统,可以用很小的能量进行长距离飞行,因此更适合在长时间无能源补充及远距离条件下执行任务。
自然界的飞行生物无一例外地采用扑翼飞行方式,根据仿生学和空气动力学研究结果可以预见,在翼展小于15cm时,扑翼飞行比固定翼和旋翼飞行更具有优势,微型仿生扑翼飞行器也必将在该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扑翼运动可以看作是翼型在平面内的升沉平动和绕平动平面内一点的俯仰运动的合运动,升力与阻力的合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即升沉力对扑翼做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获能,其中升力对获能效率影响较大,提高升力,可以提高获能效率。
现有的专利项目,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7021222 A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自活动襟翼的扑翼获能装置,其包括能量采集部件、扑翼、主轴,两个扑翼通过主轴连接形成一整体,两个扑翼上的主轴置于能量采集部件中间,扑翼可绕主轴旋转,以及整体可沿竖直方向升沉运动,能量采集部件通过主轴的运动来获取扑翼传递的能量。扑翼的近尾缘内部开有矩形槽,矩形槽中装有带浮子的活动襟翼,活动襟翼的浮体处于矩形槽内的水中。本发明将襟翼应用于扑翼获能装置上,增加了翼型的弯度,提高了翼型的升力系数,从而提高了获能效率,但能量采集部件、扑翼、主轴、活动襟翼等均为分开的部件,通过连接形成整体,不能作为统一的整体,结构比较复杂,扑翼获能装置的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环量控制增升的扑翼式获能装置,本扑翼式获能装置为一整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环量控制增升的扑翼式获能装置,所述扑翼具有上翼面、下翼面、前缘和尾缘,所述尾缘为半圆弧形,所述上翼面的靠近尾缘处开设上喷口,所述下翼面的靠近尾缘处开设下喷口,所述上喷口和下喷口为对称式,所述上喷口、下喷口与设于扑翼内部的射流装置相连,所述射流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气压泵、管道、交替阀和射流通道,所述射流通道包括对称的上通道和下通道,分别与上喷口和下喷口相通;当所述扑翼从最高位置向下做升沉运动、扑翼尾缘位于前缘上方时,所述交替阀控制上通道关闭、下通道打开,射流经过下通道从下喷口喷出;当所述扑翼从最低位置向上做升沉运动、扑翼前缘位于尾缘上方时,所述交替阀控制下通道关闭、上通道打开,射流经过上通道从上喷口喷出。
所述上通道和下通道构成半圆弧形,其内侧边与尾缘的半圆弧形相对应构成整的圆形。
所述上喷口、下喷口分别位于上翼面、下翼面的自前缘的70%-80%弦长处。
所述上喷口、下喷口的高度为弦长的0.2%-0.3%。
所述射流速度Uj与射流的动量系数Cu、射流的质量流量m、流动压q、扑翼弦长c的关系为:Uj=Cuqc/m,所述Cu为0.02-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8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蝗虫弹跳起飞的扑翼机器人
- 下一篇:倾转旋翼式三栖飞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