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固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48154.X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2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段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瑞兴农机配件加工厂 |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韦慕婉 |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歧管 支撑板 工作台 发动机排气歧管 固定组件 后固定座 前固定座 定位板 固定孔 安装定位板 安装固定 固定环扣 焊接效率 矩阵排布 位置放置 形状间隔 支撑固定 中部位置 环扣 扣紧 前部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工作台上开设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在工作台上矩阵排布;在工作台的中部位置对应排气歧管的中部形状间隔安装两块支撑板I,两块支撑板I的中间安装定位板,在定位板上安装固定环扣;在工作台的前部安装排气歧管前固定座的固定组件;在工作台的后部安装排气歧管后固定座的支撑板II;B、将排气歧管按照前、中、后位置放置,通过工作台前部的固定组件将排气歧管前固定座固定,工作台中部的两块支撑板I对排气歧管的中部进行支撑,通过定位板及固定环扣将排气歧管的中部扣紧,工作台的后部的支撑板II对排气歧管后固定座进行支撑固定。本发明安装快,焊接效率高,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工装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固定座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排气歧管呈“s”弯度,因此,若采用人工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存在定位难,焊接过程易移位等问题,若采用设备焊接,需要对设备的焊枪头的角度进行多次调整,才能定位准确,因此存在耗时长,操作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固定方法,本发明固定方法中采用的固定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成倍提高加工效率,且焊接过程不会发生移位,大大提高焊接质量以及焊接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工作台上开设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在工作台上矩阵排布;在工作台的中部位置对应排气歧管的中部形状间隔安装两块支撑板I,两块支撑板I的中间安装定位板,在定位板上安装固定环扣;在工作台的前部安装排气歧管前固定座的固定组件;在工作台的后部安装排气歧管后固定座的支撑板II;
B、将排气歧管按照前、中、后位置放置,通过工作台前部的固定组件将排气歧管前固定座固定,工作台中部的两块支撑板I对排气歧管的中部进行支撑,通过定位板及固定环扣将排气歧管的中部扣紧,工作台的后部的支撑板II对排气歧管后固定座进行支撑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A中,固定组件包括大头定位螺栓、垫块,所述的大头定位螺栓插入排气歧管前固定座两端外侧的固定孔内;将垫块从侧面沿着大头定位螺栓顶端与排气歧管前固定座之间的空隙插入,垫块的上表面卡在大头定位螺栓头部的下表面,调节大头定位螺栓的高度将气歧管前固定座夹紧。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环扣内侧设有与中排气歧管的中部形状相适应的半圆凹槽,固定环扣的一端设有铰链,固定环扣通过铰链与支撑板I活动连接,固定环扣的另一端设有卡扣。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孔的圆心间距均为50mm,固定孔直径为10mm。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I、定位板、支撑板II上端分别设有与前排气歧管形状形对应的槽口。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I、定位板、支撑板II的下端分别通过固定孔直接垂直固定在工作台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所采用的工装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稳定性好,可以一次性完成对发动机排气歧管多部位的焊接任务,焊接速度快,且焊接过程不会发生移位,大大提高焊接质量以及焊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和名称如下:
1-工作台;2-固定孔;3-支撑板I;4-定位板;5-固定环扣;6-支撑板II;7-大头定位螺栓;8-垫块;9-半圆凹槽;10-铰链;1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瑞兴农机配件加工厂,未经柳州瑞兴农机配件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8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