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聚合实现短路优化的压敏电阻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7858.5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9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简-埃里克·西莫茨;简·黑格费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14 | 分类号: | H01C1/14;H01C1/142;H01C7/10;H01C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 |
地址: | 德国布***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敏陶瓷片 连接片 无接触 压敏电阻 短路 聚合 电气连接 延伸平面 优化 两侧延伸 平面的 平行 环绕 延伸 | ||
1.一种通过聚合实现短路优化的压敏电阻(1),其特征在于,压敏电阻包括具有两侧延伸平面的压敏陶瓷片(K)和第一连接片(L1),所述压敏陶瓷片(K)一侧延伸平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片(L1)电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片(L1)被布置得与所述延伸平面平行、并且延伸至所述压敏陶瓷片的边缘,在所述第一连接片(L1)表面至少设置有第一无接触区域(A1),所述第一无接触区域(A1)不与所述压敏陶瓷片(K)直接电气连接;由环绕所述第一无接触区域(A1)的周边或者由所述第一无接触区域(A1)含盖的压敏陶瓷片部分形成了可知的聚合短路优化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敏陶瓷片(K)与所述第一个连接片(L1)之间设置第一金属层(M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片(L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ISO1)。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接触区域(A1)为圆形的开口。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片(L1)上布置有第一隔离单元(AE),第一隔离单元与所述第一无接触区域(A1)相邻设置。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压敏电阻还具有第二连接片(L2),所述压敏陶瓷片(K)另一侧延伸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L2)被布置得与所述延伸平面平行,并且延伸至所述压敏陶瓷片(K)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片(L2)表面具有第二无接触区域(A2),所述第二个无接触区域(A2)不与所述压敏陶瓷片(K)直接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敏陶瓷片(K)与所述第二连接片(L2)之间设置第二金属层(M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片(L2)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ISO2)。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接触区域(A2)是圆形开口。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片(L2)上布置第二隔离单元(AE),第二隔离单元与所述第二无接触区域(A2)相邻设置。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L1)上的第一无接触区域(A1)和所述第二接片(L2)上的所述第二无接触区域(A2)被布置为彼此相对。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L1)上的第一无接触区域(A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L2)上的第二无接触区域(A2)被布置得不彼此相对。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陶瓷片(K)在边缘上的厚度大于中间的厚度。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陶瓷片(K)的厚度一致,所述压敏陶瓷片(K)在边缘端部面是弯曲端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端面为凹状或凸状。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敏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陶瓷(K)的厚度一致,其中,所述压敏陶瓷片(K)边缘端面是斜坡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78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