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7450.8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谢中平;陈静;程传政;彭盼盼;吴庆云;吴明元;张建安;刘久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4/08 | 分类号: | C08F214/08;C08F220/18;C08F220/58;C08F220/14;C08F220/06;C08F4/40;C09D127/08;C09D163/10;C09D167/08;C09D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丙烯酸酯共聚胶乳 聚偏二氯乙烯 重防腐涂料 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丙烯酸酯单体 不饱和脂肪酸 含乙烯基单体 水性醇酸树脂 复合乳化剂 胶乳稳定性 偏二氯乙烯 功能单体 粒径均匀 耐腐蚀性 去离子水 涂布干燥 优异性能 还原剂 聚合型 抗氧剂 稳定剂 引发剂 粘结力 重量份 防潮 共聚 变黄 隔氧 涂膜 无毒 透明 环保 | ||
1.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偏二氯乙烯70-85份、聚合型功能单体3-10份、丙烯酸酯单体8-20份、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8-12份、水性醇酸树脂3-6份、不饱和脂肪酸2-5份、复合乳化剂1-3份、引发剂0.3-0.8份、还原剂0.3-0.8份、稳定剂0.1-0.5份、抗氧剂0.1-0.5份、去离子水80-1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型功能单体为2-丙基庚基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三丙烯酸酯、N-羟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异丁醚、丙烯酸三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脂肪酸为亚麻酸、桐油酸和油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乳化剂为反应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质量比为(2-3):(1-2):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型表面活性剂选自1-烯丙基醚-3-羟基丙烷磺酸钠或乙烯基磺酸盐;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醚硫酸铵盐或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用壬基酚聚氧化乙烯基醚或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叔丁基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十二酰、过硫酸钾和偶氮二异庚腈的至少一种;所述还原剂选自维生素C、柠檬酸钠和硫酸亚铁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烷基硫酸盐或月桂酸铵;所述抗氧剂选用乙二胺四乙酸钠或N-环己基对氧基苯胺。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防腐涂料用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乳化液的配制
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复合乳化剂总量的50~70%,搅拌溶解后,依次加入偏二氯乙烯、聚合型功能单体、丙烯酸酯单体、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水性醇酸树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升温至60~70℃,快速搅拌形成预乳化液;
(2)共聚胶乳的制备
在压力反应釜中加入用去离子水、引发剂总量的30~50%和剩余复合乳化剂,搅拌溶解;通氮气以排尽反应釜内的空气后密封,并加压至0.1~ 0.3MPa;然后加热至50~60℃,向反应釜中加入预乳化液总量的5 ~10%作为种子乳液,待反应体系泛蓝光;将还原剂和剩余引发剂混合成引发-还原剂,同时滴加引发-还原剂和剩余预乳化液;滴完后升温至65-78℃保温30-45min,然后降温卸压,并加入计量的稳定剂和抗氧剂搅拌后过滤出料,即得水性聚偏二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还原剂和剩余预乳化液控制在6~10h内匀速滴加完毕,同时保持温度为5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74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