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心理干预的室内热环境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7170.7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5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猛;周弘毅;徐文璐;周弋熙;杨鹏;胡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52;F24F11/64;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12;F24F110/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心理 干预 内热 环境 调控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心理干预的室内热环境调控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处理、调节各输出、输入模块的指令的主控制器模块;用于输入环境信息的输入模块;用于检测室内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外湿度的湿度传感器;用于显示结果的显示屏;用于设备室内空调温湿度的空调模块;用于接收人的主观反馈意识的感官模块。本发明通过心理干预的手段影响室内人员对热环境的心理感受,从而降低其对客观热环境的需求,进而降低空调能耗,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心理干预的室内热环境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生命体是指具有生命形态的独立个体,其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应激、运动、行为、特征、结构是生命体的表现形式。生命体对环境条件具有选择性,特别的,若要维持一种舒适的状态,对环境的要求则更为严格。室内热环境影响生命体冷热感觉,其包括但不限于: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生命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热。适宜的室内热环境是指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热辐射适当,进而使得生命体易于保持热平衡从而感到舒适的室内环境条件。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的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康复、心理危机干预等。而大量心理学实验表明,视觉(如图片、颜色)、认知等都能对人的心理及生理产生影响。目前,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方针,暖通空调行业已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物理节能方法,例如通过对设备和房间结构进行改进减少空调的冷热负荷量,来达到节能效果。但是上述方法往往效率不高,推广成本太高且忽略了处于建筑物内的人类本身的感受,所以没有在新建建筑中大量推行。建筑环境学方面的权威专家范格教授和伯雷教授等人曾研究证明心理因素会对人体的热感觉产生影响,但并没有深入研究其定量关系,致使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室内热环境的节能营造这一手段并未得到应用。目前家电智能控制领域劣势为价格昂贵,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安装智能家居需要花费十万左右的费用,极不划算。其次,智能家电对传感器精度要求极高、算法简单,调节效果极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失效等。此外,家电智能控制是一种直接控制手段,外界以一种特定输入的方式对系统施加控制,人的意志并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心理干预的室内热环境调控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心理干预的室内热环境调控系统,所述基于心理干预的室内热环境调控系统包括:
主控制器模块,用于控制、处理、调节各输出、输入模块的指令;
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用于输入环境信息的输入模块;
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用于检测室内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用于检测室内外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用于显示结果的显示屏;
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用于设备室内空调温湿度的空调模块;
与主控制器模块相连接,用于接收人的主观反馈意识的感官模块。
进一步,所述输入模块包括性别、季节和舒适温度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7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