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马达用浮动配流盘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7101.6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恋;马宗宇;余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C1/38 | 分类号: | F03C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盖 圆柱孔 阀芯 密封圈 浮动配流盘 液压马达 配流盘 配流盘磨损 蝶形弹簧 紧密配合 容积效率 缸体 受力 马达 密封 浮动 制造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马达用浮动配流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盖,马达盖上设有圆柱孔,圆柱孔内设有蝶形弹簧、第二密封圈、阀芯,第二密封圈设于阀芯和马达盖圆柱孔之间,阀芯一端的端面与配流盘的表面紧密配合。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当缸体受力不平衡产生倾斜或制造上有误差时,本发明结构中的配流盘能够有一定的浮动和自位能力,既能避免配流盘磨损,又能密封保证马达的容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马达用浮动配流盘结构,适用于工程机械,属于液压马达类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行业,配流盘磨损是液压马达损坏的常见故障之一。目前常见的液压马达结构是让缸体和配流盘之间建立一定厚度的油膜,在其液压反推力的作用下使缸体浮动,与配流盘脱离。然而挖掘机中的行走马达或回转马达在启动、工作和制动时,受负载和惯性的影响,马达内部的压力瞬间变化很大,缸体可能会出现受力不平衡而产生倾斜现象,导致缸体和配流盘之间不能建立有效油膜,甚至导致配流盘过早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常见的液压马达工作和制动时,缸体倾斜,导致配流盘磨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液压马达用浮动配流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盖,马达盖上设有圆柱孔,圆柱孔内设有蝶形弹簧、第二密封圈、阀芯,第二密封圈设于阀芯和马达盖圆柱孔之间,阀芯一端的端面与配流盘的表面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配流盘上设有V型尖槽和腰形槽,配流盘的中心面上设有节流孔以及与节流孔同轴的圆柱孔;圆柱孔内设有活塞、密封圈,活塞和圆柱孔间隙配合;密封圈设于圆柱孔与活塞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配流盘上设有四个V型尖槽、四个贯通的腰形槽,四个V型尖槽和四个腰形槽分别两两关于配流盘的中心面对称;配流盘的中心面上设有两个节流孔和两个圆柱孔。
优选地,所述的阀芯上设有阀芯内孔;缸体上设有缸体柱塞孔;马达盖上设有马达盖内部油道,马达盖内部油道包括马达的进油口油道和马达的出油口油道;马达盖内部油道、阀芯内孔、腰形槽、缸体柱塞孔形成通路。
优选地,所述的马达盖上设有四个圆柱孔,四个圆柱孔对称分布,其中两个圆柱孔与马达的进油口油道相通,另外两个圆柱孔和马达的出油口油道相通。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当缸体受力不平衡产生倾斜或制造上有误差时,本发明结构中的配流盘能够有一定的浮动和自位能力,既能避免配流盘磨损,又能密封保证马达的容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配流盘及活塞和密封圈装配示意图;
图2a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2b为图2a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种液压马达用浮动配流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液压马达用浮动配流盘结构,如图3、图4所示,其包括马达盖4,马达盖4上加工有四个圆柱孔C,对称分布,其中两个与马达的进油口油道相通,另外两个和马达的出油口油道相通;四个圆柱孔C内分别装有蝶形弹簧5、第二密封圈6、阀芯7,第二密封圈6装在阀芯7和马达盖圆柱孔C之间,阀芯7一端的端面与配流盘1的表面紧密配合。
配流盘1上设有腰形槽B;阀芯7上设有阀芯内孔F;缸体8上设有缸体柱塞孔G;马达盖4上设有马达盖内部油道E,马达盖内部油道E包括马达的进油口油道和马达的出油口油道;马达盖内部油道E、阀芯内孔F、腰形槽B、缸体柱塞孔G形成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精工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7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