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筒式污泥脱水干化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7051.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亮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3;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308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回用系统 脱水装置 絮凝装置 脱水 加热炉 污泥干化装置 污水处理技术 污泥含水率 污水收集槽 干化处理 冷凝系统 立体设置 脱水干燥 污泥脱水 絮凝处理 导热管 热风管 热风机 污水厂 旋筒式 一体机 污泥 干化 加温 一体化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筒式污泥脱水干化一体机,属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有脱水装置,污水收集槽,絮凝装置,产热风机,加热炉,污泥干化装置,热风管,导热管,辅热及余热回用系统,冷凝系统;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低,低温时通过辅热及余热回用系统对脱水装置和絮凝装置进行加温,使脱水和絮凝处理效果好,脱水干燥一体化立体设置,占地面积小,有利于现有空间狭小的污水厂的技术改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机,属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旋筒式污泥脱水干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污泥脱水机,主要有叠片式螺旋脱水机或卧螺离心式脱水机或带式压榨脱水机或平板式脱水机或板框压滤式脱水机,其中叠片式螺旋脱水机,如图7所示:脱水装置由动环8,定环9,螺旋推动轴10和减速电机3组成,定环9与机架21位置固定安装,动环8与定环9间隔设置,螺旋推动轴10设置在定环9和动环8的中部,减速电机3与机架21位置固定安装,螺旋推动轴10和减速电机3通过齿轮18连接,动环8和定环9的外侧设置侧挡板45,污水收集槽25设置在脱水装置的下部,上部敞开,下部的一侧设置出污水口48,絮凝装置1设置在脱水装置的出泥口相对应的另一侧,包括絮凝搅拌槽,絮凝反应槽,絮凝搅拌槽和絮凝反应槽相邻设置,之间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水口,絮凝搅拌槽内设置搅拌机一台,上部设置溢流口14一个,进泥水管37一个,进药液管46一个,絮凝反应槽的上部通过输泥水管40与脱水装置的进泥水口连接;
卧螺离心式脱水机,如图8所示:由转鼓,螺旋输送轴27,差速器,机架21,上盖30,转鼓电机31,螺旋输送电机32,电机传动装置组成,转鼓电机31与和螺旋输送电机32分别与机架21固定连接,转鼓电机31通过差速器和电机传动装置与转鼓连接,螺旋输送电机32通过电机传动装置与螺旋输送轴27连接,上盖30设置在转鼓上部的外侧,左右两侧与机架21固定连接;
带式压榨脱水机,如图9所示:主要由滤带22,辊压筒23,滤带冲洗管,减速电机3和机架21构成,滤带22分为上下两组,分别绕过辊压筒23,辊压筒23通过轴承和气动装置与机架21连接,滤带冲洗管设置在上下滤带22的上部位置,滤带冲洗管向下设置有通孔,减速电机3与机架21位置固定,通过电机传动装置与辊压筒23连接;
平板式脱水机,如图10所示:由筛条11,三角转子12,压榨板13,长轴和减速电机3组成,三角转子12并联设置在长轴上,长轴并排设置在机架21上,长轴通过电机传动装置与减速电机3连接,减速电机3与机架21位置固定安装,筛条11设置在三角转子12的上部,压榨板13设置在筛条11的上部,压榨板13的前端的上部设置空气气缸,空气气缸与机架21位置固定并与机架21固定连接,絮凝装置1通过管道与平板式脱水机的进泥水口连接;
板框压滤式脱水机,如图11所示:由滤板49,滤框50,滤布,止推板51,压紧板44,机架21和压紧装置43组成,滤板49和滤框50垂直安装在机架21的横梁42的上部,滤板49的两侧为滤布,滤板49和滤框50间隔设置,滤板49与滤框50的中部为圆孔,输泥水管40与圆孔对应,输泥水管40的另一端与污泥输送泵出水口连接,止推板51固定设置在机架21的一端,压紧板44设置在另一端,与压紧装置43连接,压紧装置43一般采用液压或螺旋挤压运行方式。
但现有的脱水机还存在以下不足:
1、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高: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在75%至85%之间,仍然很高,对于工业废水,化工废水的污泥来说对环境仍然会带来较大污染的威胁。
2、低温时处理效果差:
在北方的冬季,污泥脱水间的温度很低,有的接近0℃,或更低,泥水的絮凝效果和脱水机的脱水效果都严重变差。
3、与干燥机配合使用时占地面积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亮,未经石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7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