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张量填充的自适应群智感知系统数据收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46991.9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0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峰;林凯彤;陈晶晶;冯心欣;陈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N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张量 填充 自适应 感知 系统 数据 收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张量填充的自适应群智感知系统数据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三维空气质量模型,并设定三阶空气质量数据张量;
步骤S2:根据建立的三维空气质量模型,采用均匀管进行空气数据采样;
步骤S3:将均匀管采样得到的空气数据,进行基于张量子空间的迭代侧切片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空气数据;
步骤S4:根据处理后的空气数据,通过基于子空间的张量填充方法进行数据恢复,得到完整的空气质量数据;
所述步骤S1具体为:
步骤S11:将目标区域划R分成N1行N2列的均匀网格图,得到每个网格即为空气质量数据采样参考点位置;
步骤S12:设定目标区域的空气衡量指标为N3个,则指标集合为{fk},k=1,...,N3;
步骤S13:将在区域的任意参考点(x,y)处,N3个目标区域的空气衡量指标构成三阶空气质量数据张量记为
所述步骤S2具体为:
步骤S21:设定考点样本预算为m,分配率为β;
步骤S22:随机的从区域的每一列的N1个参考点中选取βm/N2个参考点;
步骤S23:采用均匀管沿第三维进行管道抽样,产生初始化的样本张量和样本位置集合Ω1;
所述步骤S3具体为:
步骤S31:设定迭代次数设为L,每次采样s个侧切片,并初始化张量列子空间估计值侧切片集合C={1,2,…N2};
步骤S32:根据张量列子空间的估计值和已获得的数据样本,计算第j个侧切片中侧切片采样概率
其中,表示投影到的正交补空间,表示投影到正交子空间的算子,表示由第j个侧切片中所标识的个管道数据组成;
步骤S33:根据采样概率,将根据概率分布从候选子集中独立地选择出s个侧切片进行采样,并将每次迭代采样的新样本并入样本集中,更新样本张量,并令Ct表示在第t次迭代中选择的列;
步骤S34:根据施密特正交化过程更新张量列子空间估计值, 对于Ct中的每一列, i=1…s,如果先求归一化正交基,然后再更新子空间
其中,Normalize为张量侧切片的归一化;
所述步骤S4具体为:
步骤S41:设定Ω表示所有的采样单元,Ωj表示的第j列中的采样单元;
步骤S42:根据步骤S3张量列子空间估计值计算侧切片:
步骤S43:根据得到的所有侧切片级联所有侧切片重构出完整的张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69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