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6811.7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吴元元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土地基 排水固结系统 水平排水管 排水固结 密封膜 塑料排水板 滤水管 排水槽 砂垫层 堆载 建筑施工领域 真空泵连接 地基排水 竖直设置 水平设置 虹吸管 真空泵 上端 埋没 地基 铺设 施工 创建 环保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中塑料排水板竖直设置于地基中,水平排水管水平设置并与塑料排水板的上端连接,水平排水管还与真空泵连接,真空泵还经管道与排水槽连接,水平排水管经砂垫层埋没,砂垫层上还铺设有密封膜,密封膜上方设置有堆载,滤水管设置于密封膜和堆载之间,虹吸管一端与滤水管连接,另一端与排水槽连接。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提高了地基排水效果,从而使得排水固结施工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而通过使用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方法,使得系统的创建更加有条理,并且使得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的过程更加安全、高效和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对于地基土质的要求比较严格,土质过于松软、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或者压缩性高的土质工程性比较差,例如在滨海、湖沼和谷地等一些地质松软的地区,如果不进行地基的排水固结施工,建筑物发生沉陷乃至坍塌风险很大。为了消除这种隐患,对这种松软土质进行建筑施工时,常需要进行排水固结施工,而在排水固结的施工过程中地基排水非常重要。但是目前通过吹填砂进行回填后,大量水分沉积在吹填砂体中,难以有效排除,甚至渗到地基中,加大了地基排水的工作量,对排水固结施工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地基排水和吹填砂排水效果都好的排水固结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提高了地基排水和吹填砂排水效果,从而使得排水固结施工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其中吹填砂排水的方式节能方便,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还提供一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方法,使得系统的创建更加有条理,并且使得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的过程更加安全、高效和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包括塑料排水板、水平排水管、砂垫层、密封膜、真空泵、堆载、滤水管、虹吸管和排水槽,所述塑料排水板竖直设置于地基中,所述水平排水管水平设置并与塑料排水板的上端连接,所述水平排水管还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泵还经管道与排水槽连接,所述水平排水管经砂垫层埋没,所述砂垫层上还铺设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上方设置有堆载,所述滤水管设置于密封膜和堆载之间,所述虹吸管一端与滤水管连接,另一端与排水槽连接。
前述的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所述虹吸管与排水槽连接的一端低于与滤水管连接处的高度低于虹吸管与滤水管连接处的高度。
前述的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所述密封膜至少铺设有两层,所述密封膜与砂垫层之间还设置有无纺土工布,所述密封膜与堆载之间也设置有无纺土工布。
前述的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还包括止回阀和截门,所述止回阀和截门设置于真空泵与水平排水管连接的管道上。
前述的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所述堆载采用吹填砂方式,并且为多级堆载。
前述的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地基四周还设置有密封墙,所述密封墙采用双排粘土桩,所述密封膜的边缘经密封墙密封。
前述的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地基四周还设置有防风沙墙,所述防风沙墙的高度超过堆载砂的高度。
一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方法,采用前述的软土地基排水固结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
S2,场地清表和平整:采用吹填砂施工,使场地达到吹填高程,再通过推土机将场地平整;
S3,埋设垂直方向排水板:通过插板机向地基竖直方向施打若干根塑料排水板;
S4,埋设水平方向排水管道:铺设水平方向的若干根水平排水管,并将水平排水管与塑料排水板连接,并通过砂垫层将水平排水管埋设;
S5,在地基四周打设密封墙和防风沙墙,所述密封墙采用双排粘土桩,所述防风沙墙高度大于堆载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6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碾压机自动驾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预应力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