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绝热气瓶高效抽真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6176.2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9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康彬;陈元瑞;唐英国;顾婷婷;周文君;蒙积雄;李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唐玲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绝热 高效 真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绝热气瓶高效抽真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抽真空的低温绝热气瓶内胆进行加热,并进行预抽真空,控制加热温度为140~160℃,加热时间为5~6h,待气瓶真空度≤10Pa时,停止预抽真空;2)对气瓶夹层进行氮气置换,控制氮气置换后夹层压力为0.07~0.09MPa;3)重复步骤1)、2),继续对气瓶进行加热、预抽真空和氮气置换,加热、预抽真空和氮气置换各三次;4)继续对气瓶进行加热抽真空,控制加热温度为140~160℃,控制加热时间为44~48h,待气瓶真空度低于4×10‑2Pa时,停止抽真空,并对气瓶真空口进行封结。本发明抽真空效率高、效果好,大幅提升了瓶产品的绝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气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低温绝热气瓶高效抽真空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温绝热气瓶由于使用方便、安全、可反复充装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低温绝热气瓶多设有包括内胆和外壳的双层式结构,为减小对流传热,内胆与外壳之间采用高真空绝热结构,绝热空间抽真空到低于10-2Pa的负压,是效率最高的绝热形式。内胆外包覆着由具有高反射能力的铝箔和具有低热导率的Z型(阻燃)低温绝热纸交替复合而成的绝热层,利用该绝热层来减小辐射传热。现有的气瓶在抽真空时,会采用内加热方法对气瓶进行加热,但由于夹层温度提升慢,效果较差;另外,由于绝热材料要包扎数十层,会造成绝热材料层与层之间的气体难以被抽出,同时夹层中的水分较难被抽出,气瓶抽真空时间长,需要15天以上,所以气瓶产品存在抽真空效率低、后续气瓶真空维持效果差的问题,进而影响气瓶产品绝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低温绝热气瓶高效抽真空方法,该抽真空方法抽真空效率高、抽真空效果好,大幅提升了瓶产品的绝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绝热气瓶高效抽真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待抽真空的低温绝热气瓶内胆进行加热,并进行预抽真空,控制加热温度为140~160℃,控制加热时间为5~6h,待气瓶真空度≤10Pa时,停止预抽真空;
2)对气瓶夹层进行氮气置换,控制氮气置换后夹层压力为0.07~0.09MPa;
3)在完成氮气置换后,再重复步骤1)、2),继续对气瓶进行加热、预抽真空和氮气置换,加热、预抽真空和氮气置换各三次;
4)在完成三次加热、预抽真空和氮气置换后,继续对气瓶进行加热抽真空,控制加热温度为140~160℃,控制加热时间为44~48h,待气瓶真空度低于4×10-2Pa时,停止抽真空,并对气瓶真空口进行封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3)、4)中,在对气瓶进行加热时,气瓶内外同时加热。采用内外同时加热方式可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3)中进行氮气置换时,为保证气瓶整个夹层气体被充分置换,控制冲入气瓶夹层的氮气压力为0.08~0.1MPa,使气体缓慢进入气瓶夹层,同时保证氮气冲入时间为15~2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完成第三次加热、预抽真空和氮气置换后,对气瓶内胆的绝热材料碎屑进行清理,避免堵塞抽真空管道。
更进一步地,步骤1)、3)、4)中,在靠近气瓶抽真空口位置处对气瓶真空度进行测量。对气瓶真空度进行测量时,保证真空测量点靠近气瓶抽真空口位置,避免了所测真空度与气瓶实际真空偏差较大,影响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6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