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干孔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5559.8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康;李洋;庞永雅;王兆辉;程明慧;邹国勋;王明伟;陈毅;李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灌注 混凝土 施工 混凝土浇筑 钢筋笼 导管 埋深 混凝土灌注过程 灌注混凝土 水密性试验 安装导管 导管安装 连续灌注 钻孔施工 振动棒 中导管 泥浆 法向 振捣 桩顶 钻孔 灌注 中断 灵活 检验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干孔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采用旋挖钻干钻法进行钻孔施工;钻孔完成后,在孔内安装钢筋笼,钢筋笼检验合格后,向孔内安装导管,导管安装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性试验;采用无泥浆灌注法向孔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控制在4~8m,并尽量加大导管埋深的控制;混凝土浇筑后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混凝土浇筑至距离桩顶4~6m时,采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本发明所提供的桩基干孔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施工灵活,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安全风险,避免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桩基干孔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 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地区,其气候夏季干旱、炎热,冬季严寒,早晚温差较大,且 水源匮乏,地质主要以卵砾类土为主,地下水位较低,土质干燥,地质条 件较好。加之水源及黏土资源匮乏,采用泥浆法施工成本较高,而且泥浆 法施工易产生断桩、夹泥等现象,如果干孔采用人工振捣安全危险性较大, 同时由于桩基大部分设计为摩擦桩,采用泥浆法会降低桩基与地质之间摩 擦力。因此寻求一种成熟可靠的施工工艺或施工工法来提高桩基施工质量、 提高施工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干孔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 法,其可有效提高桩基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干孔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施 工放样及护筒埋设、桩基钻孔、钢筋笼安装、导管安装、混凝土灌注、桩 头养生和桩头凿除,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灌注采用无泥浆灌注法向孔 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控制在4~8m,并尽量加大导管 埋深的控制;混凝土浇筑后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混凝土浇筑至距离桩 顶4~6m时,采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作为优选,所述桩基钻孔采用旋挖钻干钻法进行钻孔施工。
作为优选,采用旋挖钻干钻法进行钻孔施工时,钻孔进度控制在 0.3~0.5m/s。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安装前,对导管进行水密性试验。
作为优选,所使用的导管其内径为220mm。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安装完成后,导管底口距离孔底30~40cm。
作为优选,采用无泥浆灌注法向孔内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顶面上升 到钢筋笼骨架底部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骨架底 部2m以上后再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作为优选,采用无泥浆灌注法向孔内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坍落度控 制在160-200mm之间。
作为优选,采用无泥浆灌注法向孔内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需超灌 0.1~0.2m。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其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 308kg,粉煤灰132kg,水150kg,砂538kg,碎石1086kg,减水剂4.4kg。
本发明所提供的桩基干孔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 优点:
(1)该施工方法可明显提高桩基成桩质量,加快进度,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成本;
(2)该施工方法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安全作业条件,降低了施工的安全 风险;
(3)该施工方法不需要采用泥浆,因此无需开挖泥浆池,避免开挖泥 浆池所引起的安全隐患。
(4)该施工方法在原有旋挖钻钻孔灌注桩的工艺基础上,提供了一种 新技术和新工艺,克服了一些干旱地区水源缺乏、黏土缺乏、施工效率低、 安全风险大、环保影响大等不利因素,对传统泥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是 一次大的突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5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