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水玻璃纱生产工艺及其专用生产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44716.3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郑勇;于淼;刘阳;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腾华电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25/285 | 分类号: | C03C25/285;C03C25/465;C03C25/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沈淼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纱 胶液 阻水 烘干 浸轧 生产工艺 丙烯酸 聚丙烯酸酯乳液 氢氧化钠水溶液 专用生产设备 玻璃纤维 烘干处理 化学性能 特种设备 吸水膨胀 阻水材料 阻水结构 工艺流程 固含量 交联剂 引发剂 封阻 牵伸 收卷 生产成本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阻水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水玻璃纱生产工艺,步骤如下:备原材料、配置阻水溶液和胶液:原材料为玻璃纤维,阻水溶液包括水35份、丙烯酸5份、30%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2‑2.5份、交联剂0.1‑0.15份、引发剂0.1‑0.2份、助剂,胶液包括水150份、固含量50%的聚丙烯酸酯乳液10份;第一次浸轧;烘干;第二次浸轧;再次烘干;牵伸;收卷。烘干后的阻水溶液和胶液形成双层阻水结构,提高了阻水玻璃纱的吸水膨胀速度和密封阻水性能。多次烘干处理及温度控制,使阻水溶液及胶液内的各组分发生反应,提高了阻水玻璃纱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整套工艺流程易于控制,无需特种设备,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水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水玻璃纱生产工艺及其专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阻水玻璃纤维纱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光缆加强件,在光缆尤其是干式光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通讯光缆敷设和布线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水和湿气的影响,如果水及湿气侵入光缆内部,会严重影响到光缆传输讯号的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光缆的安全运行及延长使用寿命,目前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防水挡潮:1、在光缆内部填充触变型油膏,该类材料均为油性材料,填充量大,成本高,而且难以清洁,容易污染环境,还会导致光缆的自重过重;2、在内外护套间采用热熔胶阻水环,这种方法工艺复杂繁琐,目前仅有少数厂家能够实现;3、采用干性膨胀粉阻水材料,这种方法工艺要求高、材料用量大,成本高,光缆的自重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水玻璃纱生产工艺及其专用生产设备,生产出的阻水玻璃纱具有吸水膨胀速度快,密封阻水性能好,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阻水玻璃纱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S1.备原材料、配置阻水溶液和胶液:原材料为玻璃纤维,阻水溶液包括水35份、丙烯酸5份、30%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2-2.5份、交联剂0.1-0.15份、引发剂0.1-0.2份、助剂,胶液包括水150份、固含量50%的聚丙烯酸酯乳液10份;
S2.放丝架放出玻璃纤维;
S3.第一次浸轧:玻璃纤维浸入阻水溶液;
S4.第一次烘干:玻璃纤维依次经过140℃、130℃、115℃、120℃、130℃的温度烘干;
S5.第二次浸轧:玻璃纤维浸入胶液;
S6.第二次烘干:玻璃纤维依次经过130℃、120℃、115℃、130℃、140℃的温度烘干;
S7.第三次烘干:玻璃纤维依次经过140℃、130℃、115℃、120℃、130℃的温度烘干;
S8.牵伸:玻璃纤维通过辊轴牵引装置;
S9.收卷玻璃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水溶液烘干后包裹玻璃纤维,胶液烘干后形成表面保护层,双层阻水结构提高了阻水玻璃纱的吸水膨胀速度和密封阻水性能。多次烘干处理及温度控制,使阻水溶液及胶液内的各组分发生反应,提高了阻水玻璃纱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整套工艺流程易于控制,无需特种设备,因此生产成本较低。
优选的,玻璃纤维运动速度为32-35 m/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速度可同时保证生产效率和烘干效果。
优选的,30%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度为60%-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阻水玻璃纱的抗酸碱能力,提高其在恶劣环境中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交联剂为丙烯酰胺或N,N-亚甲基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腾华电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腾华电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4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