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抬升式锤击沉管灌注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4665.4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柳家海;沈明福;蒋慧超;袁敏磊;朱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盛天亮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抬升 击沉 灌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抬升式锤击沉管灌注桩,属于打桩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抬升的沉管灌注桩及制作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沉管本体、防渗管和桩尖,沉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连通有储料罐,防渗管套设在沉管本体上,沉管本体外径与防渗管内径相同,防渗管下端与桩尖连接;沉管本体下端沿周向方向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横向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拉杆,拉杆上设置有拉绳,拉绳通过垂直的拉孔穿过沉管本体,拉杆转动连接有提升齿轮,提升齿轮突出沉管本体,防渗管内侧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提升齿轮啮合的齿条,沉管本体朝内一侧的提升齿轮连接有设置在储料罐上的开关装置。本发明适用于打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抬升式锤击沉管灌注桩。
背景技术
沉管灌注桩是土木建筑工程中众多类型桩基础中的一种。系采用与桩的设计尺寸相适应的钢管(即套管),在端部套上桩尖后沉入土中后,在套管内吊放钢筋骨架,然后边浇筑混凝土边振动或锤击拔管,利用拔管时的振动捣实混凝土而形成所需要的灌注桩。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在有地下水、流砂、淤泥的情况。在制作过程中,时常需要内模外模靠拢进行沉管灌注桩的浇筑和制造。
公开号为CN10291279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现浇六或八角型沉管灌注混凝土空心桩及其制作方法,它包括提供一种该混凝土空心桩桩身的截面形状为六或八角型,桩身内设有钢筋笼或不设钢筋笼,连同所述桩身顶部后浇的封口桩帽及桩身底部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桩尖形状为上部设有外六或八角型内圆空心凸缘,下部为外六或八角型内圆空心的环状锥体,形成外六或八角型内圆型的空心桩。同时还提供一种现浇六或八角型沉管灌注混凝土空心桩的施工方法。这种现浇六或八角型沉管灌注混凝土空心桩及其制作方法虽然能够使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提供的单桩承载力和桩体轴压强度设计值基本接近,性能价格比好,惯性矩及周长大,水平和抗弯刚度大,利于配筋,无场地污染和挤土效应,但沉管灌注混凝土空心桩在使用过程中,抽出时容易发生内管体与外侧发生碰撞并且造成管体的受损,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此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抬升式锤击沉管灌注桩,具有能够控制管体并且滑动出桩坑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抬升式锤击沉管灌注桩,包括沉管本体、防渗管和桩尖,所述沉管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通有储料罐,所述防渗管套设在沉管本体上,所述沉管本体外径与防渗管内径相同,所述防渗管下端与桩尖连接;
所述沉管本体下端沿周向方向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横向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通过垂直的拉孔穿过沉管本体,所述拉杆转动连接有提升齿轮,所述提升齿轮突出沉管本体,所述防渗管内侧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提升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沉管本体朝内一侧的提升齿轮连接有设置在储料罐上的开关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桩尖装载防渗管下端,将沉管本体和防渗管套设在一起,通过锤击机将桩尖、沉管本体和防渗管锤击入地下,然后通过起吊机吊起拉绳,拉绳拉动拉杆,通过拉杆拉绳从而能够让沉管本体从底部抬出防渗管,减少从上部拉出时受损的情况,在提升齿轮与齿条啮合状态下,提升齿轮转动,沉管本体缓步从防渗管中拿出,能够进一步减少沉管本体和防渗管之间撞击的情况,同时提升齿轮在转动的同时打开储料罐上的开关装置,沉管本体一边拔出的同时让混凝土灌注在防渗管内,达到联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包括铰接在沉管本体朝内一侧的单向棘爪,所述单向棘爪设置在提升齿轮下方并且与提升齿轮啮合,所述单向棘爪远离啮合端设置有在沉管本体上的开关键,所述开关键电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有气缸闸门,所述气缸闸门移动连接于储料罐上,并且与控制储料罐的开关键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46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