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4025.3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林;杨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龙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53/02;C08L9/02;C08L97/02;C08L83/04;C08K13/04;C08K7/14;C08K5/18;C08K3/32;C08K3/22;C08K7/10;C08K3/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傅磊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饱和聚酯 四轮电动车 玻璃钢 老化 阻燃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 耐热性 粉末丁腈橡胶 过氧化苯甲酰 纳米二氧化钛 二甲基苯胺 纳米硫酸钡 纳米氧化锆 玄武岩纤维 有机累托石 玻璃纤维 环三磷腈 聚磷酸铵 使用寿命 烯丙氧基 阻燃性能 丁二烯 水镁石 竹粉 | ||
1.一种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不饱和聚酯55-65份、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10-18份、粉末丁腈橡胶6-15份、过氧化苯甲酰0.8-1.9份、N,N-二甲基苯胺0.3-0.8份、聚磷酸铵2-9份、六(烯丙氧基)环三磷腈1-8份、有机累托石4-11份、纳米氧化锆6-15份、玻璃纤维30-43份、竹粉8-15份、玄武岩纤维7-12份、水镁石2-9份、纳米硫酸钡2-9份、纳米二氧化钛4-1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5-4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聚酯为改性不饱和聚酯;所述改性不饱和聚酯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环磷酸酐溶解在丙酮中,加入蒸馏水,回流反应50-110min,冷却、过滤、干燥后与丙烯酸羟乙酯、对苯二酚、催化剂及环己烷混合,在55-75℃下反应3-5h,冷却后加入中空二氧化硅,搅拌30-5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双羟甲基甲基氧化磷、苯基膦酰二氯、三乙胺和甲苯混合,在130-155℃下反应3-7h,反应结束后加入二氯甲烷中,过滤、蒸发得到物料B;将马来海松酸和一缩二乙二醇混合,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220-230℃,恒温反应5-9h,降温至145-155℃加入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丙二醇和物料B,在165-170℃下反应15-20h,加入对苯二酚,冷却至65-75℃,加入苯乙烯和物料A,搅拌3-5h,得到所述改性不饱和聚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其特征在于,环磷酸酐、丙烯酸羟乙酯的摩尔比为1:1;环磷酸酐、中空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5-13;双羟甲基甲基氧化磷、苯基膦酰二氯的摩尔比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其特征在于,马来海松酸、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一缩二乙二醇、丙二醇、物料B的摩尔比为0.05-0.1:0.1-0.2:0.2-0.3:0.3-0.5:0.2-0.4:0.1-0.22;苯乙烯、物料A的总重量为马来海松酸、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一缩二乙二醇、丙二醇、物料B总重量的0.3-0.4倍,且苯乙烯、物料A的重量比为1:2-9。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阳离子交换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累托石所采用的改性剂为二甲基亚砜、尿素、氨基硅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粉的平均粒径为25-35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四轮电动车用阻燃耐老化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锆的平均粒径为30-55nm;所述纳米硫酸钡的平均粒径为25-55nm;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平均粒径为10-3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龙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龙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40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