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突水突泥围岩冲击压力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3790.3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常方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突水突泥 围岩 冲击 压力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突水突泥围岩冲击压力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地面至隧道拱顶的距离H,即突泥点埋深H;破碎带的水平剖面面积A;步骤二,根据式(1)计算出破碎带的水平剖面的等效直径D,步骤三,在破碎带内取土进行土工测试,得到土体的天然密度ρ等十一个步骤;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隧道突水突泥后围岩冲击压力预测,使用便捷,步骤简单,结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隧道突水突泥围岩冲击压力预测方 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及需要,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也越 来越重视,隧道建设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克服地形高程的影响, 改善路线,缩短里程,提高车速,节省时间,减少用地,疏导交通等优点,从 而得到迅猛的发展。然而隧道工程往往穿越各种类型的地质条件,当遇到溶洞、 暗河、断层破碎带等特殊构造或复杂不良地质体时,处于不利应力场、渗流场、 温度场环境中,极易产生涌水、突泥、塌方、岩爆等地质灾害。其中,涌水甚 至突泥就是隧道工程中最具危害性的灾害之一。
隧道突水突泥后,围岩上覆岩土体产生脱空,形成空洞,空洞上覆岩土体 失去支撑,产生下滑,此下滑力为一冲击力,作用在隧道衬砌上,称为冲击压 力,此冲击压力可能大于所受到的静止压力。隧道突水突泥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导致人员伤亡、机械设备淹没、地表塌陷等,如圆梁山隧道最高水压为4.6MPa, 最大涌水量达7.2×104m3/h,圆梁山隧道灾害共造成9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象 山隧道最大水压为3MPa,虽无人员伤亡,但是突水突泥造成的地表沉陷给隧址 区附近居住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突水突泥围 岩冲击压力预测方法,实现隧道突水突泥后围岩冲击压力预测,使用便捷,步 骤简单,结果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突水突泥围岩冲击压力预 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地面至隧道拱顶的距离H,即突泥点埋深H;破碎带的水平 剖面面积A;
步骤二,根据式(1)计算出破碎带的水平剖面的等效直径D,
步骤三,在破碎带内取土进行土工测试,得到土体的天然密度ρ;
步骤四,在破碎带内取土进行室内直剪试验,当土样水平推力施加到峰值 后,继续进行剪切,直至水平推力达到稳定值时,取此时的水平推力用作计算 破碎带土体的抗剪强度残余值;所述抗剪强度残余值包括粘聚力残余值c'和内 摩擦角残余值具体的粘聚力残余值c'和内摩擦角残余值的求取方法参照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中的方法得到;
步骤五,测量隧道内的涌泥长度L以及隧道的横截面积B,通过涌泥长度L 乘以隧道的横截面积B,得到洞内涌出的突泥体积V;
步骤六,根据式(2)计算拱顶以上围岩等效脱空高度h,
步骤七,根据式(3)计算脱空体上覆围岩的质量m,即残留破碎带岩土体 的质量m,
步骤八,根据式(4)计算破碎带残余抗剪强度均值τ,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K0为土体静止土压力系数,取0.5;
步骤九,根据式(5)计算拱顶脱空上覆岩土体滑塌到衬砌时的速度v,
步骤十,取滑塌体与衬砌的相互作用时间t为0.01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3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突水突泥洞内涌泥淤积长度的预测方法
- 下一篇:基于视频的土壤墒情分析系统